专栏名称: 三儿王屿
只写生活里那些连接土地、灶台和露台远方的故事。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欢迎关注时差党专题 http://www.jianshu.com/c/bc2986022c08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三儿王屿

简书一年|走夜路时你会想什么?

三儿王屿  · 简书  ·  · 2017-12-15 21:29
2017年12月12日 周二 晴 18度

城里办完事,天已经黑透了。

我独自一人,沿海开了十公里。后视镜里一片漆黑,看不到沿途飞速倒退的树影。漫长的海岸线上,似乎只有一位归家的旅人,只有一对微弱的车灯扫着蜿蜒前行。

这样的夜路,当然也不是寂静无声的。轮胎与路面摩擦声,掺杂收音机不稳定的沙沙作响,碎成了类似无信号电视屏幕上的雪花。那些雪花,随记忆翻滚、搅动交织,并给车灯照亮的远方,铺出一幅抽离现实的画卷来。

我吹着口哨,将车窗摇开指缝宽。都说走夜路时不要吹口哨,但今天是个让我高兴的日子。

今天,我和简书签约了。

月初收到签约邀请时,我并没想当然那般欢呼雀跃。反而我相当冷静地询问,版权中心看中的是我哪些文章? 得知具体答案,我会心一笑。

正是这一年间,我最费心力、进展最缓慢的连载《海岸故事》系列。它并不完美,可以说不少瑕疵。可它还是被发现了。

合约敲定后,我问版权中心的青柠老师:“ 这算是签约吗?” 隔着手机屏幕,我都能感觉到她的无可奈何:“当然算啊!”

我抖着手回复:终于可以煲鸡汤感慨了。

其实这一年来,我并没写过一篇鸡汤,没追过一个热点,没玩过任何花哨标题,更没漂亮可观的粉丝数量。所写的大半文章,点击率都是“可怜”的两位数。大多时候,我深感自己在简书极其不入流。

可为何版权中心会对我感兴趣?莫非我那些寂寞的文字捂久了,开始散发出清新的香味? 呃…… 这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是否因我清新脱俗而被关注,我想趁着这股兴奋劲儿,在此分享少许在简书写作“心得”,给像我一样的“蜗牛”们鼓鼓劲儿,加加油。

写作的态度与责任

我在简书写文一年的旅程,用文章开头的“走夜路”来形容恰好不过,我真是摸着“黑”,孤独地写出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写的文章内容、文体都比较边缘。因为想象力有限,我不擅长天马行空地编故事,内容自然只能是亲身经历的内容。至于文体,我没有过多地研究。以至于现在看来,确实是散文、随笔与小说的结合体。对于文体形式,有过彷徨,但 I didn't care too much.

可对于写文的态度,我始终坚信:写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既然决定正儿八经地写文,我开始便在脑海规划了大致方向:尽量写同背景,相关联的系列文。尽量不写流水文,不写不相关的杂文。

这样写好吗?我一直觉得是很好的。接下来的文章证明了,真是在文字、结构以及整体协调性上都有很大的进步。按最初这个模式,我也一直将这个系列写到了今天。

这样写的不好是什么?如果只写这个主题,会钻入一个窄范围,限制写作。限制到一定程度,也就自然地焦虑了。后期我终于调整状态,尽可能顺其自然地写,不再压抑其他灵感和主题了。

可再怎么顺其自然,我也没有怎么迎合“主流”写过文章。打个比方,我不喜欢写流水和标题党文章。

关于流水文。我不觉得是好的写文态度,除非是写作最初期的需要。像我认识的简书作者格列柯南讲的,大致是读者都会吃喝拉撒,为什么要来读你的日常流水?这点和我的想法一致。 我所写的文章虽都是日常主题,但都是以非流水形式写下的,其实过程极其不容易,需要大量查阅资料和文思构造。

关于标题党。注意,我所说的标题党是“文不对题”,“噱头过多”,“动机不纯”的类似文章。我个人认为这样写不负责任。一个写作者的基本义务,就是对自己写下的文字,传播的思想负责。这是一种公民应尽的责任。

我很开心,简书不少作者和我想法一致。

另外就是,个人认为文字值得真诚地去对待。文字说不来慌,你对它真诚,它尽管青涩、摇摇摆摆,但必定也是真诚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家都懂,但少许人明白的是,加了“爱”做肥料的土地,庄稼产出的质量也是不同的。

我始终相信,写文需要态度垫底发酵。有良好的写作“土壤”,才能收获“养眼又可口”的文字。

只是,培养合适自己的“土壤”需要耐心。一年间,我当然有过焦虑不安的时候。要知道,在简书主页,有那么多让人热血沸腾的文章呀!多么高的点击率,多么好的文字逻辑,多么可观的阅读量!

如此受到刺激后,偶尔我也暗暗列过些漂亮的标题,如:“二胎肥妈如何两个月内练就马甲线”,“没错,我正在你说的诗与远方”,“与世隔绝一年,我读了XX本书”……等等等等。

不过,我始终没开笔写的冲动,只是过个标题瘾罢了。我知道这样写,自己会走上不同的写文方向。我知道自己的初衷,是养亩属于自己的“有机”地。我按捺下来了。

当然,我如此在文字上开垦与付出的,文字也最终以各种形式回报了:投缘的读者,一颗颗实打实的红心,以及一张有分量的版权合约。 夜路开到一定程度,总会见到光的。

是的,你没看错。版权中心和我签版权的作品,正是我在简书的处女系列文。这个系列,我的计划是十万字,再有一两篇单独的故事(每篇一万左右)就可以完结。

当然,完结这个事情并不容易,我已经持续发酵了很久。希望我的“东家”,不抱怨我一如既往缓慢的“发酵过程”。

回家的路与光

车子随一个不起眼的入口,拐入我住的山谷。我向谷底家的方向一望,爱人尼克已经为我打开了露台的大灯。我的胸口一阵暖流,那是一盏爱的暖光。

无论怎样,那座小房子里载着我的家人,他们是我的光和源泉。

无论怎样,在简书“走夜路”写了一年,我的“田”养得不错,写作初衷还在。

无论怎样,签约版权只是我写作路上的另一个开始。这是一种肯定,是一盏暖灯,为我漫漫写作之路指明方向。


最后两句,给像我一样默默无闻的简友:

不要太在乎阅读量与点击率,随心去写。

愿你养好一方“土”,以爱浇灌,终有所得。


我是王屿,那个山谷里的农妇。谢谢你喝完这碗鸡汤,也谢谢在夜行路上,给我无数温暖的,特立独行的你们。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