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小冠没道理

Day4 Guan读-人格心理学

小冠没道理  · 简书  ·  · 2018-09-06 11:36

#乱说心理,通通没道理# by 小冠

精神分析-4

1. 弗洛伊德之后的一大批学者,有些与他背道而驰,有些更像是继承完善,但整体来看,都是撷取弗洛伊德理论中某一/几个面向来做文章,导致这些理论适用对象的范围更窄一些(精神分析也不适用所有对象)。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同意:弗洛伊德的这些后继者们加在一起,都还没有达到弗洛伊德的高度。

2. 【阿德勒】的人生和理论主题都是「超越自卑,追求卓越」。人生而弱小,因此带着深深的自卑;又因生存的渴望,而努力去战胜自卑、变得强大。每个人都有寻求卓越的内在动机——这里看到了后来人本主义的影子。

然而,并非所有超越自卑的方式都是适应性的,也有可能会伤害他人、躲进幻想、否认现实、逃避责任等等——追求卓越,看来也只适用于某些情况。

另外,阿德勒关于出生顺序的观点(现不被认可),提到头生的孩子会受到父母的过度注意,但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头生孩子就被「废黜」了。我想到《缥缈录》里吕归尘部族中,是由最小的儿子(而且长子)来继承主君之位,不谋而合吧:D

3. 【卡尔·荣格】应该是后继者中最为人所知的大师了,他最著名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前者认为,人类不同文化中常有相似的崇拜/主题,有全人类共享的体验与记忆;原型理论包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异性的原始意象,所以我们爱上的,常常是内心深处被隐藏的自己。

荣格著作颇丰,但他自幼内省、对外界相当封闭——或许,他在说「人们无法被他人理解」,其实是在说「没人理解我」;深深认为自己不被理解的人,反而表达欲望更加旺盛。

4. 【埃里克森】最赞的是,他把心理发展阶段由6岁/青春期之前,一直延续到了老年期,每个阶段都有发展的可能。

其中「青春期」是同一性形成的阶段,也通常是一生当中内在冲突最多、最为动荡、困难的时期。生理上发育成熟,但心理上还不足以应对这个世界,够冲突吧?【更杯具的是,往往又撞上父母的「中年危机」或「更年期」】。

这期间的各种尝试、动荡,正是在试图找到「我是谁」「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 有些寻找,在青春期/成年早期能够完成;
*
有些寻找,或者会在后来的生活中,以焦虑迷茫的方式呈现;
* 也有些人终其一生没能找到,或早就放弃去找。

这些完成的/未完成的任务,在老年期又会以「完整感/绝望感」的方式表现出来。

「生活中没有什么比一个老年人的失望更加悲哀,也没有什么比一个老年人的完整感,更令人满足。」

许多老年人充满无望感和对他人的蔑视,大概是一种投射吧:将对自己一生的失望与蔑视,表现为对他人充满敌意。

5. 【卡伦·霍妮】可被视为女性心理学及后来女权主义取向的先锋了,从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际关系的经验出发,她认为社会交往是焦虑的来源。

6. 弗洛伊德看来,宗教与理性相悖,人为了免受困境而求助于幻想和妄想,多么不理智啊。

然而人类是需要集体幻想的,国家/宗教/道德/法律/金钱/理性…无一不是集体的幻想。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也只是集体幻想的一种形式,不比其他共同的幻想更高级或者更低级。

——一位飞面神教信徒说的

我唯一正式信仰的宗教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