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真老实人_425a

硬读《随园诗话》(21)

真老实人_425a  · 简书  ·  · 2018-11-05 08:26

一七

《随园诗话》原文:

       宋人《雪》诗:“待伴不嫌鸳瓦冷,羞明常怯玉钩斜。”已新矣。郑所南《雪》诗:“拇战素手白相敌,酒潮上脸红不鲜。”更新。萧德藻《梅花》诗:“湘妃危立冻背,海月冷挂珊瑚枝。”已新矣。徐巢友《梅》诗:“过墙新水滴眠鹤,压屋冷云眠定僧。”更新。

      待泮,亦作“ 待伴 ”,谓冰雪未融化。泮,指冰雪融解。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又如:泮涣(融解;涣散);泮冻(解冻)。唐韦应物《酬韩质舟行阻冻》诗:“寒苦弥时节,待泮岂所能。” 宋蔡绦《西清诗话·王君玉诗》:“君玉尝曰:‘诗家不妨间用俗语,尤见工夫。雪未消者,俗谓之待伴。如云:待伴不禁鸳瓦冷,羞明常怯玉钩寒。待伴、羞明皆俗语。’”。

      鸳瓦,亦称鸳鸯瓦,成对的瓦,中国传统屋瓦形式,一俯一仰,形同鸳鸯依偎交合,故称鸳鸯瓦。因《长恨歌》中一句千古名句“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而名扬天下。

      羞明,怕见亮光。亦指由视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畏光症状。宋 辛弃疾 《祝英台近》词:“老眼羞明,水底看山影。”《西游记》第八四回:“ 唐大哥 只要在黑处睡,我也有些儿羞明。”

         玉钩斜 ,亦作“ 玉勾斜 ”。 1.古代著名游宴地。在今江苏徐州南。《太平广记》卷二O四引《桂苑丛谈》:“ 咸通 中,丞相 李尉 拜端揆日,自 大梁 移镇 淮海 ……一旦,命於 戏马亭 西,连 玉钩斜 道,开剏池沼,搆葺亭台。挥斤既毕,号曰‘赏心’。” 周实丹 《秋虫》:“秋雨衰梧金井畔,荒烟野蔓 玉钩斜 。”亦省作“ 玉钩 ”。 宋 苏轼 《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帅同游戏马台》诗之一:“路失 玉钩 芳草合,林亡白鹤古泉清。”

        拇战,亦称猜拳。中国民间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饮酒时二人各伸出手指,叫出数目,二人所伸出的手指数加在一起,符合叫出数的一方即赢,输者罚饮。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有关于汉代手势酒令的记载。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有所提及。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道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无根的兰花,寓意南宋失去国土根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时为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他与杨万里在湖南零陵旅舍中认识(据叶渭清《杨诚斋年谱》),言论契合,遂定交为友。次早,德藻动身,作诗为别,万里也和诗一首。德藻对万里说:“我们定交有如定婚一样,应各留一诗为证。从此,二人成为诗友。但德藻早已淡于功名,无意做官。光宗朝,广西提点刑狱缺员,杨万里曾推荐他担任,宰相王淮说;“我深知萧东夫的性格,我曾请他作杭州太守,他称病不就,不必说更远的广西了。”绍熙二年(1191年),德藻既丧妻又失去儿子,既贫且病,但仍耽好作诗,苦吟不辍,后来曾一度到福州,担任福建安抚司参议的闲职,卒年不详。宋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说道:“如果萧不早死,即杨万里犹出其下。”可见他在南宋诗坛上的地位。《古梅》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他的古梅绝句是在对比里反映出他对美丑的理解。就思想感情来说,主要是在梅与雪的对比里赞颂了古梅的桀骜与个性,可以理解为对个性的追求和向往。

        湘妃,相传为帝尧之二女,帝舜之二妃,名曰娥皇、女英。相传二妃没于湘水,遂为湘水之神。然这二位帝女在历史上自与潇湘结下不解之缘以后,却以湘妃的意象出现的频率更为多些,并以舜妃的形象为后人称道。自屈原《湘君》、《湘夫人》以来,她们一直是文人们笔下寄托情感的理想对象,在中国很多的古典文献中,如记录上古之事的《尚书》,先秦史籍《山海经》,儒家著作《孟子》等,都有对其故事的直接记录。娥皇与女英生前是贤妻良母,而在死后却成了风流成性的“湘君”,有的典籍则统称“湘夫人”,还有的则望文生义地弄出了一对“湘君”和“湘夫人”,并把被称为“湘君”的娥皇误认作男人。历史文本在漫长的转述过程中发生了严重失真。《山海经》扼要地描述了湘夫人们在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水系里兴风作浪的过程。她们死于湘水,此后突然性情大变,行为方式充满了哀怨,出入总是风雨大作,雷电交加,仿佛要把冤死的怒气洒向人间。她们四周还时常会出现古怪的神仙,长相很像人类,脚下手上却缠握着毒蛇,俨然是娥皇与女英的喽啰。这使她们的气势变得更加嚣张。这种氛围长期缠绕着湘楚人民,令他们的生活散发出诡异动荡的气息。

        蛟,又称蛟龙。是古代中国传说中能发水的广义龙类而有时称蛟龙,但并非龙(犹如猫科动物里的狮子并非猫),由于蛟龙常被人们目击,而广为人知,蛟栖息在湖渊等聚水处,也会悄悄地隐居在离民家很远的池塘或河流的水底。隐栖在池塘与河川的蛟龙,一般会被称作“潜蛟”。传说“蛟”修炼一千年便“走蛟”沿江入海化龙,悬剑桥就是防备走蛟伤害桥梁的。

        徐巢友,明代诗人,喜咏梅花。书画作品上常有其诗作。其他不详。(望读者提供详细资料)

     本人翻译:

      宋人所作《雪》诗:“待伴不嫌鸳瓦冷,羞明常怯玉钩斜。”已经很有新意了。郑所南《雪》诗:“拇战素手白相敌,酒潮上脸红不鲜。”更加有新意。萧德藻《梅花》诗:“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已有新意。徐巢友《梅》诗:“过墙新水滴眠鹤,压屋冷云眠定僧。”更加有新意啊。(由于诗句不宜直接翻译,拟另写文章赏析。)

       真老实人言:

       写诗作赋,须得推陈出新。以俗语入诗当是出新途径之一。但是,俗语入诗,应当用得极其巧妙,要出人意料之外,恰又在情理之中,词理交融天衣无缝,才能够俗语转成雅意。所谓大俗大雅,意当在此。倘一味乱用俗语,绝无以俗转雅之可能。狗肉将军张宗昌句:“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可以一证。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