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蝈蝈讲故事

孩子屡教不改,要及时“打叉”

蝈蝈讲故事  · 简书  ·  · 2021-05-03 12:57

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孩子对自己所犯过的错误,可能屡教不改。

你是否遇到与孩子定好的规矩,也常常被孩子打破。

这着实让很多父母磨破了嘴皮、操碎了心,大伤脑筋。

实际上,由于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自控力都比较弱,可能会出现屡教不改,甚至破坏规矩的情况。

众所周知,在足球比赛中,当裁判发现场上运动员有犯规行为时,会出示一张黄牌,以示警告。如果运动员再次犯规,裁判会出示一张红牌,直接罚下,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

无论是黄牌还是红牌,都是对运动员犯规行为的一种惩罚。这样的惩罚只是针对比赛而言。

那么,在生活中,大多数父母看到孩子屡屡犯错后,都会忍不住责骂,甚至动手打孩子。结果在孩子内心种下了恐惧、愤怒和暴力的种子,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和暴力倾向。

但如果父母置之不理或者轻描淡写,又不能引起孩子重视,让孩子觉得无所谓,不利于行为的改正。

如果孩子犯错,或者屡次犯错,父母应及时给孩子打叉,但不是急于对孩子的过错进行指责,可以借鉴足球比赛的规则,对孩子进行警告,给他们以心理惩罚,让孩子尝到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从而学会自我反省,改正错误。

1.惩罚一定要及时

孩子犯错的当时,父母就要及时给予孩子打叉。

错过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忘了,情境不同,教育效果就大大折扣了,甚至孩子有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不明就里。

这样就失去了惩罚的意义,同时也损害了规矩的严肃性。

2.犯错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大多数家长看到孩子屡屡犯错,就会显得有些不耐烦和心急。

其实,犯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就会缺失很多锻炼自我和认识世界的机会,未来面对挫折的能力就会欠缺。

犯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付出的代价,父母此时要耐心帮助孩子面对错误,及时认识,认真改正。

3.父母意见要一致,别让孩子钻空子

面对孩子错误,父母应该保持一致的立场和态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父亲在惩罚孩子,母亲却在一旁替孩子求情。

此时,孩子会很聪明地向庇护自己的人靠拢,使父亲的惩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惩罚要适度而坚定,不要打折扣

在惩罚孩子的时候,要适度,不要超出孩子能够承受的范围,使孩子收到伤害,就得不偿失。

如果惩罚中,有时候父母会心痛,很快就给他们安慰,“下不为例,这次就算了”。这样的惩罚就毫无意义了。

父母要明白,如果惩罚“雷声大雨点小”,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就是吓唬自己一下,犯错也没关系,父母不会真的生气。这可能导致孩子变本加厉,更加难以管教。

面对孩子犯错,很多时候父母会陷入两难境地,说重了不是,说轻了没用。此时,如果借鉴足球比赛中的惩罚规则,既能有效适度地惩罚孩子,又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如果上面的话对你有所帮助,就点个赞,支持一下!如果有想说的话,就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吧。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