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斯彥
简书《运动&健身》专栏主编 | 加微信 dotcy_ 加入运动社群 白森宠物联合创始人 | 愿每个它都得温柔相待 《1000k跑步计划》践行者 | 健康在于实践 CityU of HK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斯彥

诺贝尔经济学家教你怎么做决策 | 《助推》

斯彥  · 简书  ·  · 2017-10-17 23:43

全文共3272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2017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用以表彰他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

泰勒是把心理学纳入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人,是当之无愧的行为经济学鼻祖。那么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呢?行为经济学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具体的帮助呢?今天我们将一起通过解读泰勒的著作《助推》来了解一下。

《助推》这本书由泰勒与美国著名法学家卡斯·H·桑斯坦合著。在这两位大师的合作下,《助推》这本书一出版就大为畅销,被《经济学人》杂志评为了年度最佳商业书,被Amazon(亚马孙)网站评为年度十大最佳商业出版物,甚至还成了奥巴马总统的枕边书。

《助推》这本书讲的就是大家日常最常见也最关心的问题:

如何做出最佳选择。

选择在我们生命中是最常见的,也可以说是选择定义了我们是谁。

早上买早餐是要包子还是煎饼,毕业后要选择去北上广深还是回老家工作,孩子长大了是要选择送他出国读书还是留在国内上大学。可以说,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面临选择。

大多数教大家做选择的书的出发点都是从人自身角度出发,比如教你判断的技巧让你能从多个选择中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但《助推》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它的出发点立足于环境,尝试通过环境来帮助人们做出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有时人的选择并不靠谱。

传统经济学家的观点是,人是理性人,只要把全部选择交给人,他就可以找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这个也是现在最盛行的自由人文主义的观点。

然而,泰勒不以为然。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不是理性的经济人,而是有限理性的社会人。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人都是非理性的,人们的选择都会受周围的环境和情绪的影响,只有当危机临近了,要做出重大选择了才会进行理性思考。

比如说,在空气污染,食品污染越来越来严重的今天,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一个很严重的程度,二三十年前,我们听说一个人得癌症那是很罕见的情况,在今天,谁敢说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远方亲戚,朋友的朋友或隔壁部门的同事得癌症的。但还是有会部分人不重视身体健康,不好好锻炼,胡吃海塞,自然也没有帮自己配置重大疾病保险。真正等到了身边最亲近的人不幸生病,才开始注重锻炼和健康饮食。为什么会这样呢?

要理解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先从人的思考体系入手。

人是有两套思考系统的,理性分析系统和直觉判断系统。

理性分析系统,负责深入仔细地研究问题,再通过理性的推理得出答案。直觉判断系统则是通过以往的经验和感觉迅速做出选择。所以,理性分析系统运行的速度更慢,同时也更耗费脑力。而直觉判断系统则更迅速,也更轻松。所以大部分时候,人们会运用直觉判断系统做决策。但这有什么问题呢?

其实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未经训练的直觉判断系统缺乏未来感。什么意思?直觉判断系统会更偏向及时行乐而不是未雨绸缪。所以,我们明明知道周末应该出去运动锻炼,但一到周末,人们往往是抱着薯片,窝在沙发里看视频。

那么人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做决策呢?

泰勒提出了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乍一听,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懵。自由主义和专制主义不是对立的吗?自由主义是把全部的选择权都交给大家,但是我们刚刚讨论过了,有时候人们自己的选择并不靠谱。与之相反,专制主义则是指不给大家一点选择的机会,所有东西都是安排好的。但这样剥夺了人们的选择权,很容易会导致专制极权,更不靠谱。当年的苏俄实行的计划经济走的就是专制主义。

那什么是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呢?

所谓温和,就是说不强制。用环境的直接影响主导的直觉判断系统,引导人们做出更优的选择。同时,这样的影响并不强制规定人们的决策,让人们的理想分析系统留有选择余地。这样就可以在保留人们自由选择权利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这种方式,泰勒称之为助推。

比如说,男厕的小便池里总是液体飞溅。不管墙上挂着的”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标语有多大,男生们总是视而不见。后来有一次我去日本旅游时,亲眼看到了一个无比精妙的解决方法。这个方法甚至比荷兰经济学家在尿兜里放苍蝇雕像还要巧妙。

那是日本的游戏机城里的一个厕所,厕所的每一个尿兜上都会有一块屏幕。一开始,我以为那只是一块普通的广告屏幕,就没有怎么留意。但当我一站到屏幕前,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屏幕的左右两侧出现了两个小卡通人物,左边代表我自己,右边代表上一个如厕的人,手上都拿着一根水管,双方成格斗状对立。

同时尿兜壁上有个红心,如厕的人流量越大,速度越快,瞄得越准,代表自己的卡通人物手上水管喷的水就越大越有劲,而右边的卡通人物也会根据上一个人的表现同时喷水对抗。男生嘛,输什么都不能输这个,自然会不自觉地越瞄越准,越靠越近。液体飞溅的情况自然也就少了很多。

这就是第一种助推,通过改变周围环境,把人的注意力引导到更有利产生优良结果的方向。用这种非强制性的方式来帮人们做更好的选择。

同样经过检验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全球顶级的科技公司Google谷歌给员工的待遇非常好,他们会在员工休息区的冰箱里塞满各种程序员爱吃的零食。但是后来公司发现,程序员们实在是太爱吃这些不健康的零食了,导致很多都出现了身材走样而公司又不能取消这项福利,所以谷歌的福利部门就想出一个办法,把不健康的零食和饮料摆在需要弯下腰来拿的下层,而健康的小零食和果汁则摆在大家随手可得的上层。这么一个简单的小小改动,就令公司程序员们垃圾食品的摄入量大大降低,因为大家的注意力方向被改变了。

除了改变注意力方向的模式外,还有什么模式的助推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吗?

前面分析过直觉判断系统偏好及时行乐,缺乏未来感。也就是说有些很重要的事情反馈周期过长,让大脑觉得这是一件很长远的事情,迟一点做也没关系。比如说,跑步健身就是一件需要坚持做很长一段时间才有效果的事情,反馈周期较长,所以很多人跑步跑了两三天看不到效果就放弃。再比如说定期储蓄,提前准备教育金和养老金等也很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益处的事情,反馈周期长,所以很多人拖着拖着时间就过去了。面对这样的难题,泰勒提供了另外两个助推方案。

第二种助推:缩短反馈周期

像现在很多的跑步社群就是运用这种方法,你每次跑完到社群打一次打卡,大家都会给予热情的鼓励,让你感受到跑步是真的好,用这种方式来缩短反馈周期。

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经历。其实应试学习也是一个反馈周期很长的事,往往要到了期末大考才能得到一个反馈,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提不起精神来。当年高三的时候,为了缩短反馈周期,我每天晚自习都会刷一份高考真题,自己对着答案给自己打分,刷到是市面上可以买到的试题都刷完了。当然,那时候我还不知什么是反馈周期,我只是觉得一天天看着自己的分数不断上升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为了得到及时反馈,甚至有时小考交完试卷后,我会立马跑到老师办公室里让老师帮我改卷打分。正是通过缩短反馈周期的方式,我的成绩也从高二时的只有500多分提升到高考时的近680分。

但是有些事情的反馈周期很难缩短怎么办呢?比如说定期储蓄教育金养老金等,这种长远的理财计划的反馈周期很难缩短,那怎么办呢?

第三种助推:默认选择

退休养老金对于保障人们的老年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政府也推出了不同的养老金方案供大众选择。但是由于方案过多,每种都有不同优势,而且收益在较长远的未来才能拿到。很多美国人就一直拖着,最后拖到自己退休了都还没有购买,给自己和子女都增加了很大的负担。最后美国政府就使用了提供默认选项的方法。美国政府规定如果你没有购买养老保险,政府就帮你选择默认的养老计划,除非你选择退出。通过这样的方式,美国人购买养老计划的比例大幅上升,国民保障进一步加强。

总结

由于本能,人们大部分时候使用直觉判断系统做决策,但未经训练的直觉判断系统往往缺乏未来感,导致很多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泰勒提出了通过改变注意力方向,缩短反馈周期和设置默认选择等环境因素来影响直觉判断系统,进而引导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那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被助推过呢?你有没有给自己设置过助推呢?你有没有试过被助推来做错决策呢?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