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大雨时行

不要怕等待 故人终会来

大雨时行  · 简书  ·  · 2018-02-17 10:39

《独居的一年》接近尾声时,玛丽恩终于出现了。我为此感到激动,为露丝一直以来缺失的母爱填补了些微空白,更为埃迪长达四十年的等待终于有了圆满的句号。

独居的一年

 越来越成熟的露丝,时不时暗自感叹自己的幸运,她不再怨恨母亲当年的离家而去,也不再纠结父亲不断追逐女人的恶趣味。她经历了两次婚姻,有了自己生养的宝贝儿子。这个在四岁的那个夏天之后,就没再体验过母爱的她,也跟着作家兼插画家的父亲茁壮成长起来了。

母亲离开后,父亲仍然与各类女人乱搞,但是对女儿的爱没有丝毫减少。这个著名的童话作家,通过重视女儿的创意(某个晚上,她说听到了房子里有“不想发出声音时发出的声音”),专门写了一本书《不想发出声音时发出的声音》。这本书在父亲所有作品中,成了露丝的最爱,因为她知道书的灵感来源于自己。

这真是特别的亲子体验和教育,而它在某种程度上也一定是引发露丝后来成为作家的因素之一。甚至当露丝在构思和写作《我的最后一个坏男友》时,也频繁提到小时候听和读爸爸的故事书中“鼹鼠人”的形象。当露丝在荷兰为写作收集资料而躲在罗伊的壁橱中亲眼目睹“妓女被嫖客杀死”的一幕时,更是意识到自己发出了“不想发出声音时发出的声音”,差点被凶手发现!

由此可见,本书作者在组织情节方面的功力之强——总在不经意间设个结,每个结又会在不经意间被后面的内容慢慢解开。父亲还通过“驾驶考试”不厌其烦地教女儿冷静观察和对待人生,这也是她后来能够在危险的凶杀现场保全自己、还能帮助警察破案的关键技能。为什么要一遍遍进行“驾驶考试”?因为驾驶事故是导致他和玛丽恩失去一对儿子的罪魁祸首,深沉的父亲绝不容许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在亲爱的女儿身上。

父亲给女儿的最后一堂课应该是死亡。当然不是说,他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这点值得提倡;而是活着的时候他已经做了足够的功课。他风流不羁的一生伤害了许多女人,也慰藉了许多不快乐的母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善于发现和拯救不快乐的母亲”。但他无论如何是拯救不了玛丽恩的,所以玛丽恩在他提出离婚之前甩他而去。

他给图书馆捐书、为学生捐赠美术材料、为小学生购买游乐设备……还亲自到学校为孩子们读故事、教孩子们画画。至此,对于他性格中的某些瑕疵,我们也不必苛求了吧。况且书中用力描写的不堪情妇(被他伤得最狠的)的沃恩夫人最后还来到了他的葬礼,在生命的最后一程,诚挚地表达了对他的爱恋和怀念。

故事的最后,遭众人唾弃的父亲特德自杀了,出走多年的母亲玛丽恩终于回归了。露丝和第二任丈夫哈利带着第一次婚姻养育的儿子格雷厄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埃迪的心有着落了,汉娜应该也会很快开始新恋情吧。这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让人看得心里暖暖的。可是,谁又能想象露丝和埃迪为了等待玛丽恩的回归,受了多少苦痛煎熬?

尤其是埃迪,从十六岁的少年到头发灰白的大叔,一直在用文字在缅怀与玛丽恩共度的那个夏天。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吗?看到两个人重逢的情节,平淡而克制,忍不住替埃迪想起一句台词:如果是你,受苦我不介意。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