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PiPi健康

45~55岁“生命高危期”,最怕4处“硬”,牢记3件事助你安稳过度

PiPi健康  · 简书  ·  · 2018-07-23 10:58

45~55岁本来是人生的黄金期,但是也是中年人生命中最坎坷难熬的“高危期”,这段时间各种慢性疾病会逐渐崭露头角,也就是疾病爆发期。因此,45岁后,保护身体健康变得尤为重要!

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1~35岁:人生的最活跃期,身体的组织器官从开始发育至完善,其各方面功能总的趋势是积极上升的,所以称健康期。

36~45岁:人的生理功能从峰顶开始下滑,部分器官开始衰退,比如动脉硬化开始形成,糖尿病症状开始显现等,所以有人称这一时期为疾病的形成期。

46~55岁:为生命的高危期,大多数疾病在此阶段暴发,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多在此期高发。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剧,大多发生在46~55岁这个年龄段,故有专家称之为人生旅途中的“沼泽地”。

56~65岁:为安全过渡期,65岁以后如果没有明显器质性改变,反倒是相对安全期。

46-55岁,高危期最怕身体4处“硬”:

1、血管硬

动脉粥状硬化是由脂肪、血栓、结缔组织和碳酸钙,在动脉或其他血管沉积,造成的一种有害状态,是血管中的潜伏杀手,常见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慢性肾脏疾病等,都跟它有关。

导致血管硬化主要原因有:

1,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2, 吸烟酗酒:烟草和酒,是心血管健康公认大敌;

3,长期熬夜:情绪焦虑;

4,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

5,血管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胶原纤维中的胶原蛋白不断流失。

血管发生硬化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常见疾病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脑出血、脑血栓等。

2、肝脏硬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吃进去的食物,都需由肝脏进行合成、分解。但若不好好护肝,恐容易发生病变。

预防为,忌喝酒精,避免脂肪肝、肝硬化。控制肉食,多吃花菜西红柿等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的蔬菜。舒缓心情压抑、郁闷,以免肝气郁结。此外,应按时休息,中医认为凌晨1~3点是养肝最佳时期。每天运动30分钟,能避免脂肪堆积造成脂肪肝。

导致肝脏硬化主要原因有:

1,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肝脏的排毒工作在凌晨1-3点间进行);

2, 长期不吃早餐;

3, 长期吸烟;

4, 不健康饮食习惯(例如暴饮暴食、偏爱油炸食品);

肝脏若发生硬化多数是晚期,已发生到肝癌阶段,所以称为“哑巴器官”。

3、关节硬

关节出问题,人的行动力就会受限,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肌系统等,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导致关节僵硬主要原因有:

1,寒冷:寒冷可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

2,运动不当:运动量过大;

3,不良走路姿势:经常穿着不合脚的鞋或穿着拖鞋、高跟鞋长距离行走;

4,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类风湿;

5,代谢性疾病:如痛风。

4、颈椎硬

颈椎疾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低头族”过于沉迷于手机、电脑等,都会引起颈椎疾病。据有关调查显示,35-43岁中年人颈椎亚健康状态堪比60岁奶奶,“硬脖子”的年轻人超过半数。

导致颈椎硬主要原因有:

1, 长时间低头或久坐;

2, 长期穿过高的高跟鞋;

3, 不睡枕头、枕头太高或太软。

46-55岁是生命高危期,保护好身体这3个地方助你平安度过!

第一个地方:前胸

从解剖学角度讲,前胸内包括肺部,还有一个免疫器官叫胸腺,胸腺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其功能与人体免疫功能紧密相连。

建议:每天睡前用右手按压右乳房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进行来回的摩擦,再用手掌跟对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同时再用两手掌,对前胸和后背进行拍打按摩。有助于增加胸腺素分泌,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心肺功能。

第二个地方:膝盖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而“腿老”是膝盖先老。

膝盖是人体全身最为复杂的一个结构,也是最容易受伤的一个部位。加之膝盖处多为韧带组织和骨骼,肌肉较少,即“筋多肉少”,所以此处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我们平时触摸膝盖也总是感觉凉凉的。

建议:养护膝关节的一个重点就是给以它热度和按摩。建议中老年人平时坐在椅子和沙发上时,要养成双手捂住膝盖,同时加以适当按摩的习惯。

第三个地方:腹脐

腹脐,是人体最柔软、最脆弱的部位,也最易受寒、感染的部位。腹部还有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

建议:每天晚上用双手重叠与肚脐处,保持自然呼吸,对肚脐进行顺时针按摩,能有效调理肠道,改善人体血液循环,预防更多疾病发生。

实用养生3个小妙招

1)搓腰眼、护肾

中医说“肾喜暖恶寒”,而常按腰眼部,能“温煦肾炎、畅达气血”。

做法:将双手掌心自然的放在后腰靠近脊柱,上下搓动,便能对腰眼按摩,有补肾、强肾、延年益寿作用。还可以缓解腰酸、腰痛、腰部寒凉等。

2)常按全能穴: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

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如果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白领和亚健康人群,每天按压足三里10分钟,能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劳。

3)养护心脏穴:内关穴

位置: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做法: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