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爬坡启动

再见2021,你好2022

爬坡启动  · 简书  ·  · 2022-01-31 20:22

“再见2021”严格的说是不够严谨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再过一个2021年,也就是跟2021年不可能再见。当然,“再见2021”这也许是一种习惯性的说法吧!

2021年、2022年,说来在我的人生当中是两个很普通的年份,因为他们并不是我人生中的什么整十年,比如30岁、40岁这样的年份;也不是人生中的什么“大事记”,比如结婚的年份、参加工作的年份或者晋升职称的年份等等。所以描述2021年、2022年如果像作什么报告一样——“2021(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似乎就显得有一些“客套”。但话又说回来,2021年于我而言,说“没有发生什么值得一提事”也倒不是,还是发生了一些不用刻意铭记也会“铭记”的事,比如工作学校的变动、二孩的降生、首次参加“一起写吧挑战活动”……这些都是2021年值得一提的事。只是我觉得每谈一个话题都要以那么“宏大”“庄重”的开场为序,未免有一种“造作”的感觉。

说起自己自记事以来每一个年份的记忆,还是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记忆。只是这些记忆或多或少、或清晰或模糊。1978年出生的我意识里清晰记事是从1984年开始的。记忆里1984年父亲十二指肠溃疡到县医院住院长达7个月之久、1985年我上小学(那时没有幼儿园、没有学前班,直接上小学)、1986年我们这里下了高龄老人都说从没有过的一场雪、1987年父亲因起初的十二指肠溃疡转化成肝癌去世、1988年20岁的大姐初中毕业回家务农(大姐20岁初中毕业没有错,那时上学年龄大,中途还会留级)从此父亲去世后的我非常黏糊大姐,把对父母的依赖和依恋都转移到大姐身上……

(一)

2021年于我而言,最大的事莫过于二孩的降生。四十多岁的我大宝已14岁,在这样的年龄选择生二孩无疑是人生的重大决定。这虽然有不得不的因素在里边,但更多的是我更愿意的选择,正如我对大宝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目前父母对你最大的爱莫过于给你生了个弟弟,让你今生有个凡事商量、共同承担和支撑的亲人……”

说生二孩是我们不得不的因素,当然是唯一的内弟因病于三年半前去世了,为了也给岳父母一个交代和心理的安慰,这是我们夫妻解决了的人生中的重大难题吧。虽然全2016年二孩政策就全面放开,但我们也是多年的调理身体才怀上的二孩。我打心理感谢上苍和我的人生。

(二)

2021年八月,我们所在的学校跟邻村的完小合并办学,我所在的学校办两个村的幼儿园,邻村的小学办两个村的1至6年级我调到了乡镇内的一所小学。这以工作环境的变动也算是我2021年的一件大事吧。新到的小学比原先所在的学校要大得多,这里的“大”主要是指学生人数比起原来的学校多得多。新的工作岗位当然需要一些适应的过程,更何况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就需要持续的思考和研究,相信新的工作岗位一定也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思考和研究的点和素材。

(三)

2021年,我第一次加入到“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天日更活动。参与这项活动于我而言之所以值得一提,还在于2020年的“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第一期挑战300天日更活动开启时,我也就关注了这一活动,当时在没有生二孩的情况下就很是犹豫,犹豫的是参与还是不参与,最后终究没有勇气参与;而今年是在生二孩的“非常时期”参与,况且头一天二孩降生,第二天正式挑战开启。

从2020年第一期挑战开启到2021年挑战开启的一年来,我一直关注该项活动的进程,这个“关注”的过程,说到底还是一个犹豫的过程,犹豫的是自身到底能否坚持?犹豫的是自己的“文字”到底能不能曝光?犹豫的是……总之,很多很多。

2021年7月25日,我再次关注了“醒走者”“小尘老师”这两个公众号,关于“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第二期挑战300天日更活动的公告,并在忐忑中尝试性的联系了该项活动的负责人小尘老师,小尘老师随后给了我一连串的回复。经过一天一夜的徘徊、考量,第二天索性按照小尘老师提供的方法获取了自己的简书昵称和主页链接,随即给小尘老师发了过去,申请自己的挑战编号。拿到挑战编号,入微信群、修改微信群昵称、设置打卡圈昵称……所有环节在似懂非懂中,在摸索中完成。可以说于我而言挑战的不仅仅是“写”,还有“写”之外的很多东西吧。

(四)

2022年, 理当有所思考和计划,尽管很多时候“计划”没有“变化”来得快。但方向和框架式的目标总得有个“主旋律”。我想,首先还得做好“父亲”这一重要的“工作。正如公众号“朴素小屋”的作者郭文红提到的——“无论您的工作或生产岗位多么重要、复杂或需要创造性,请您记住,家里还有一项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去做,这就是育人。您的工作可以找人替代,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从畜牧场的看门人到部长,而真正的父亲是无可替代的!”

(五)

争取在教育教学上有所“突破”,这里说的“突破”,首先主要是指持续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思考,特别是及时记录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得,梳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做“课题”加以研究;其次是尝试性的向一些刊物进行投稿。

(六)

认真对待“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活动。过去的一百多天里,由于种种原因,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工作的繁杂、二孩的降生,使得挑战活动每天都是火烧屁股的时刻才打卡。况且很多时候还是去一些链接里弄一些读书笔记来打卡,虽然所复制的文字自己也细读,是自己确实感兴趣或者认同的思想观点,但毕竟不是自己的语言和思想的真实流露,对自身的提高和帮助力度不够充分。2022,尽可能“我手写我心”,把“写”和“思考”“工作”“生活”尽可能建立“对接”……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再见2021”中的“再见”更多的指向“总结”“回顾”“思考”,“你好2022”里的“你好”,更多聚焦“展望”“憧憬”“谋划”。但愿2022每一个人都“虎虎生威”“龙腾虎跃”,祝愿2022年“有志者事竟成”!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