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油腻的小学生作文”现象展开讨论,从AI仿写的例子出发,探讨了作文评价标准、语文教育的日常问题以及超越考试层面的写作思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油腻”作文的现象及原因
文章中提到,所谓“油腻”的作文是指那些过于修辞和情绪泛滥、缺乏真实和细腻表达的作品。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学校教育和老师的要求有关,也与量化评价体系和百分制批改方式有关。
关键观点2: 文学表达与量化评价的冲突
文章指出,在量化思维下,文学表达的叙事、情感等层面虽然需要量化,但很难操作。而语言则相对清晰,容易被量化。这种评价方式导致了学生作文的格式化,缺乏真实和创新的表达。
关键观点3: 语文教育的日常问题
文章通过实例分析了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绝对的对错标准、教师权威的过度张扬、考试对教学的影响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作文的限制和压制,使得真实的写作难以展开。
关键观点4: 超越考试层面的写作思考
文章提出了超越考试层面的写作思考,包括开放的写作、自由的表达、老师的引导、沟通的写作等。通过例子说明了如何通过写作让学生与故事或角色产生沟通,从而创造出轻盈的状态和游戏的快感。
文章预览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冯军鹤 最近,“油腻”开始用来形容小学生作文了。帖子还不多,但评论区讨论热烈。称之为“油腻”当然是批评的意思,但也不乏为之辩护者。油腻的作文什么样子呢?我们不妨邀请AI仿写一篇。在豆包、 kimi、文心一言、通义千问四个大语言模型输入“请帮我写一篇以‘我的玩具’为主题的油腻的作文”后,油腻值最高的一篇来自kimi。 “豆包”的油腻稍微克制一点: 看完例子,你大概明白了“油腻”在批评什么,甚至忍不住会心一笑。修辞和情绪的泛滥多么像是裹上了一层油脂,遮蔽了任何细微和具体的真实流露。它们像油炸食物一样,散发着居心不良的诱惑:快来抄我吧,一个字都不需要修改哟。 通义千问在作文开始之前,还如此强调: 网友的情绪中难以消解的疼痛也许正是这样一种矛盾:连AI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