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系之舟王小姐
专注读书笔记,书评,书稿写作 豆瓣 微博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不系之舟王小姐

《沟通圣经》| 沟通的攻击性

不系之舟王小姐  · 简书  ·  · 2018-12-05 23:16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沟通圣经》中我总结的有关沟通的攻击性的内容。

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行为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其他人,同时也会被其他人影响着。

在《沟通圣经》中“沟通”并不仅限定于语言的沟通,还有后设沟通(第二篇读书笔记有讲过),周边语言(泛指肢体动作,微表情)以及空间等。

下面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下这几种沟通的攻击性。

一、语言的攻击性

语言的攻击性,想必大家都懂。成语“众口铄金”,“人言可畏”,“流言蜚语”等等都是说的语言的攻击性。但有时沉默的语言具有的杀伤力也不容忽视。

都说“沉默是金”。然而,有时候的沉默是具有攻击性的。

比如:

当一位作家在给大家做分享,当分享完成后问道,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此时如果台下寂静一片,无人应答。那么这种沉默是具有攻击性的,代表了台下的观众的态度,认为这位作者水平不行,无话可问。

沉默有时不仅具有攻击性,更有一种惩罚的意味。法律上最残忍,伤害最大的刑罚就是“单独监禁”。

相信每个小伙伴童年都有这种经历,当我们和某个同学发生矛盾时,两人会彼此不说话,这时另一方会和她玩的比较好的玩伴说对方那里那里不好,大家都不要和她玩,试图孤立对方。让对方没有人可以交流玩耍,这种孤立就是一种惩罚的意味。

二、周边语言攻击性

我们每天和他们的沟通很大一部分是借助周边语言里沟通的,这些周边语言也是具有一定的攻击性的。

比如:

今天A在上班之前和妻子吵架了,心情非常郁闷,在上班的路上还在不断的想妻子那里那里不对,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面和自己吵架。于是,当到公司面对自己的下属和自己打招呼时,因为愤怒的心情,选择视而不见,径直走过去。而自己的下属见上司这样的行为,顿时思考自己最近哪里表现的不好,工作上面出问题?从而影响了一天的行为。

上面例子中上司他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攻击性,而这种攻击性影响了下属。可能这位下属随后就将这种攻击性向下传递。生活中这种现象处处可见,而我们也经常会被他人的行为影响,而又去影响其他人。

行为的互相影响,与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类似,就是一个弱者向更弱者施暴,而更弱者又会将愤怒向下级传递,而产生的连锁反应。用文中作者的话说,人的行为是会相互影响的。

三、空间的攻击性

不管工作还是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个空间是属于自己私人空间,当这个空间被别人逾越后,势必会引发我们的不适和反感。

文中作者举例。去海滩上度假时,一般去的比较早的人会占一个好的空间,而后当其他人占位置时一般会选择距旁边的人有一定距离的位置。而不会放着大片的空间不去,反而紧紧的挨着别人。

可能我们没有去过海滩,没法去体会这种感受。那举个生活中很常见的例子。

比如:

当你乘坐公交车或者地铁时,如果乘客非常少,一般大家都不会选择和别人挨着坐。如果有人放着大片的位置不坐,和你挨着坐,你可能会感到奇怪。但如果你是一个女孩,而挨着你坐的人是个男士,那么我想你会觉得这个人的行为具有某种意味,这种行为对你本身产生一种攻击性。而你会立马保持高度警惕。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几种沟通的攻击性,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一些知识,避免这种攻击性,更避免将这种攻击性向下传递。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第21天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