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弯月牙
一个心不高气不傲的素淡女子,喜欢一支笔记录平...
今天看啥  ›  专栏  ›  弯月牙

孩子为何会对父母“幸灾乐祸”?

弯月牙  · 简书  ·  · 2020-03-05 05:46

作者原创,禁止微信公众号收录,或其它抄袭、转载,违者必究!

经常的有家长问:“平时我那么的疼爱他(她),令我不可思议的是,他(她)竟然还能对我幸灾乐祸,真是想来就生气”。一脸不开心的妈妈和皱着眉头的爸爸说到自家孩子的这种表现时,都是一样的情绪激动气不打一处来,好像孩子这样的做法让他们很受伤一样,其实,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做父母的,真的很受伤。

作为单亲妈妈的朋友娟子对我抱怨,说前段时间利用周六日带儿子去自驾游了。当妈的把旅游途中吃的用的东西全都准备好,放进后备箱里。天不亮又一路不辞辛苦的驾车去旅游景点。为的就是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爬爬山逛逛水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适当放松一下平时绷紧的神经。到了旅游景点安排好住宿,孩子很开心的去玩了,娟子因为驾车有点累,就先休息一会再去。

等休息好了跟儿子联系时,儿子正在景点开心的玩着,告诉妈妈不用找他,自己去景点看看吧!娟子一个人漫无目的的闲逛,看到景点就往里进,很随意的逛。不知不觉走了很远,再想走回去的时候,竟找不到来时的路了,只好边走边问,走了好些冤枉路。回到房间后感觉特别的累。边捏脚边有些烦躁的,对儿子诉说刚才的事,满以为儿子会安慰她几句,不成想儿子听了大笑不止,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看到儿子这样,娟子很难受,她说自己一直仰着头,拼命忍住将要溢出来的眼泪。那一刻,她真想狠狠的打儿子一顿,觉得才能解气。可是,她忍住了。在那一瞬间她感觉自己真的很受伤,觉得自己这么辛苦的打拼,全都是为了儿子能过上好日子,可是儿子呢?非但不能体察她的辛劳,理解她的良苦用心,竟然还能在她受囧的时候幸灾乐祸!没有一点怜惜妈妈的心!

帮娟子分析:孩子如今正处在高中阶段,也就是人生的特殊时期--青春期。为人父母者,平时为了怕孩子走弯路不学好,对他管控的比较严,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是事无巨细,唯恐有半点偏离。她的儿子虽然表面上很听话,但内心也有很多的不愿意,只不过没有表达出来。

娟子有一大特点就是有点洁癖,在这方面她没少唠叨孩子。一个男孩子,整日要求他头发指甲干干净净不说,还要求他每天把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书桌上的东西一定要摆放整齐,且不能凌乱不堪。天天对着一个洁癖老妈,琐琐碎碎的被要求一大堆,别说是个孩子,就是个大人也有点招架不了。

其实现在有很多的家长也像娟子这样,孩子特喜欢动漫,你偏说几个机器人晃来荡去,打打杀杀无一点意思;他为喜欢的偶像,表演的节目呐喊助威,你却鄙视他胸无大志只知道追星,自己却什么也做不成;他的球踢得那么好,他的歌唱得那么美妙,好多人都在夸他,你却连声说哪有这样的事儿发生。他在你的眼里永远一无是处浑身是毛病,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在你这儿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

想想看,一个长期被你连压制带管控的孩子,有一天看到你受窘的样子,他(她)不幸灾乐祸你觉得正常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幸灾乐祸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它的心理学本质是维护自尊。个体的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产生的,当和自己能力地位高的人比的时候,会产生自卑、焦虑,所以会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这样自己的心理就会得到极大满足,从而内心得到一种补偿。

幸灾乐祸,古之有之,春秋时,晋国发生灾荒,请求向秦国买粮。大臣百里奚赞同卖粮,秦国给晋国支援了大批粮食,使晋国渡过了灾荒。第二年,秦国发生灾荒,向晋国求援,晋国不肯帮助,大臣庆郑劝谏晋国君“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这是古代关于幸灾乐祸的典故,流传甚久。

看到别人遭难时,大多数人常见的有两种反应:同情或者高兴(幸灾乐祸)。多数人的反应以同情为主,少数人会表现出幸灾乐祸,比如常见的旅游途中出现的一些交通事故,有些人非常同情,为之惋惜。而有些人则是典型的带着点幸灾乐祸,对此事进行评头论足,放假不在家好好呆着,非去外面疯,结果呢,景观没有欣赏到,把命也搭进去了,这下好了吧!毕竟,与遭难者相比,没有遭难的人,暂时处于了优越的地位。

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幸灾乐祸其实是自卑心在作怪。 荷兰莱顿大学心理学家维尔科.凡.迪吉克等人招募了一些志愿者,先对他们每个人的性格、自尊心强弱等进行评估,然后让这些志愿者阅读两份,描述一个人心愿难以达成的故事。结果发现,自卑心越重的人,在知道主人公不幸的结局后,越容易有窃喜、高兴等情绪。

研究者还表示:自卑的人几乎会想方设法做任何能让自己感觉好起来的事情。因此,他们更愿意用别人的不幸突出自己的“好”,要想帮他们改掉幸灾乐祸的习惯,不如多夸夸他们、给他们一些赞美,通过他们的自我肯定达到满足。

“幸灾乐祸”是人类的自然现象,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2012年《纽约时报》曾经发表文章介绍了有关“幸灾乐祸”的心理学研究结果。发现它的产生与我们人的“社会比较”冲动有关。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比较理论”,我们通常是通过与别人进行心理、行为和生活状况的比较,来判断自己的心理、行为和生活状况。当别人的生活不顺利的时候,我们会暗暗庆幸自己的生活过得没有如此悲惨。

研究还发现,相比那些自尊心高的人,那些自尊心比较低的人通常更容易有“幸灾乐祸”的倾向。心理学家发现,“幸灾乐祸”倾向表现得最强烈的可能是在政治活动中,人们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2009年,心理学家康布斯等人就发现,人们对政治对手所遭遇的失败,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幸灾乐祸”的倾向。

幸灾乐祸的人,即使对方没有伤害过自己也会幸灾乐祸,他会从别人的痛苦中,相对比,取得心理平衡和快乐;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比别人强,那么看到别人不如自己的时候就会内心感到高兴,其实这是一种自我安慰,在别人不如自己的时候告诉自己有多么的好,有一种自我感觉优越的心里。但一个高尚的人,一般很少幸灾乐祸。

综上所述,孩子的幸灾乐祸与低自尊和自卑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父母平时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心与自信心。不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自尊;不讽刺挖苦孩子,不让孩子产生自卑,致使在畏怯中失去自尊,多鼓励赞扬孩子;把孩子当独立的主体,使孩子在平等中建立自尊。辅助必要的批评,慎重的处罚,使孩子冷静的检点自己的言行,同时引导孩子多读一些国学方面的书籍,学习传统文化,保持心境平和,即使别人对自己有所不好也不因此心怀恶念,憎恨他人。

了解了以上这么多关于幸灾乐祸的知识,作为父母,想必你对自家孩子对你所表现出来的幸灾乐祸,应该找到根源了吧!要想让孩子不对自己幸灾乐祸,父母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会适当放手

让孩子学会独立,拥有独立空间和时间的权力。有些事并不是孩子不行,而是父母不肯放手,给孩子的爱太满太过沉重,让孩子感到窒息,老是想挣脱,老是想反抗。

二、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

做心平气和的父母,把孩子的每一次失败和错误当成自我成长的台阶,发自内心的为孩子或大或小的成功感到自豪。

三、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游

很多事情不是替孩子去做而是给他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悟出人生的哲理,感知父母对自己的爱。

四、适当的时候向孩子示弱

多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体察父母的辛劳,而不是除了学习对家中什么事都不闻不问。

五、适当给孩子减压

不要让孩子背负太多不必要的压力,积累压力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最后一根稻草,可能会压死一头骆驼,让孩子尽可能的轻装前行。

发自内心的爱自己的孩子,做个放风筝型的父母。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里有分寸,脚下有土地。请相信我们的孩子,在平等相处的基础之上,一定会和你心意相通,理解你的不容易,体察你没有说出来的辛苦。也一定,一定不会再对你幸灾乐祸!

图片源网,如有侵权,望告知,立删。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