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亲子整理术

正因为没想清楚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才如此渴望自由

亲子整理术  · 简书  ·  · 2018-05-14 14:03

▲点击关注“亲子整理术”,离幸福的自己更近一步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自由与限制

晓雪的职业生涯之路:生生把自己过成了通才、杂家。

很多人年轻时的梦想都是环游世界,去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相信人活着就要经历更丰富,体验更多更好的,求全求新。

想让所有的门都对我敞开着。

我大学学的是生物学,毕业后做的是航空航线策划,再后来在外贸公司做行政人事财务大管家,第三份工作到了一家互联网餐饮企业,做销售和项目管理,这期间我还时不时的回学校参加一些讲座和论坛,总想找机会看能不能再回到本专业去工作,在这种犹豫不决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10年。

去年到某公司面试时老板问我说,你能干什么呀?

我说:我什么都能干,您看着给安排吧。对于一个已经工作了十年的人,都说不出来自己想要什么,只能说真的很悲催。

我开始觉察,难道我还要像以前那样,在一扇扇门的走廊里流连、徘徊,不能走进其中的一扇门,坐下来好好做一番事业吗?

我曾经自认为是个通才,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总觉得选择了某个领域,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成千上万种的可能性。

我迟迟不能定下来自己的职业归属,正是因为我害怕关上那些门,我想让它们都对我敞开着。

选择太多,人反而容易迷茫。

如果你一辈子只能生活在一个城市,你会选择哪里?

如果你是个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其实你的价值观列表里面有两项“隐藏价值观”:求完美或追求认同。一个选择了完美的人,就是选择了不损失的人,背后真正的价值其实是安全感。

这个悲催循环其实是:面对问题——安全——求完美——纠结不选择——拖延——事情变糟糕——自卑——更不安全。

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人都厌恶损失,明明有好多可能性,非要自断后路,万一这条路不如别的好,万一我后悔了呢?这是很多人的心理。

你真的有那么多选择吗?

抛开外语、饮食习惯、风土人情、传染疾病……你确定以及肯定你想去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吗?

感兴趣不意味着有竞争优势,很多可能性其实不过是幻想,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经不起深度的思考和推敲。

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许应该早点破灭,这样才能直面真实的生活。

「初学者心中可能性很多;专家心中可能性很少。」——禅师铃木俊隆

意识到并艰难地承认我其实没有特长、没有行业和工作经验积累之后,晓雪开始了自我分析、梳理,我想知道,到底我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到底我内心深处想要的是什么?

自我设限。

有时候找不到答案是因为不知道如何为自己的构想设限,自由并非无限的自由,我们要学会设定边线,把构想限制在一个固定范围之内,这样才会得到自由,不然,在无限的思考空间中难以定出结构。如果我们充分了解自己,自然就会为它设限。

我的问题是从事过的工作太杂,行业也不固定,所以几乎谈不上口碑积累。虽然薪水一直上升,但2016底休息身体辞职后,就断崖式地下坠。从前种种已如流水,只能从现在往后一点一滴积累自己的经验和知名度,重启人生。

我了解自己吗?应该算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了。

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吗?知道。

我知道做什么事情能够最大效能地发挥自己所长、并且这件事情也有社会交换价值吗?好像还不太确定。

分享一个找到人生目标的方法。

如果你愿意尝试,愿意按照要求去做,或许我们可以用接下来的不到 500 个字,帮助你在 20 分钟到 1 个小时内找到你的人生目标。

我们开始吧。

(1) 先在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个小时的完全空闲的时间。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关上房门

,保证这一个小时没有任何打扰。这一小时只属于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这件事。你要记住,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你的生命可能在这一个小时候变得不同。如果一个小时的时间货币只能用来换一样东西,那么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标绝对是最值得的。

(2) 准备几张大的白纸,和一支笔。

(3) 在第一张白纸上的最上方中央,写下一句话:“

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4) 是的,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把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写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几个字。比如说:“赚很多钱。”

(5) 不断地重复第 4 步。

直到你哭出来为止。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尽管这个方法看上去很傻,但是它很有效。如果你想要找到人生目标,你就必须先剔除脑中所有那些“伪装的答案”。你通常需要 15-20分钟的时间和过程去剔除那些覆盖在表面上的那些受到外界观念、主流思维影响而得出的答案。所有的这些伪装的答案都来自于你的大脑、你的思维、和你的回忆,但真正的答案出现时,你会感觉到它来自你的内心最深处。

对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类问题的人来说,可能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个小时或者更多)才能把脑子里面的那些杂物剔除掉。在你写到 50-100条的时候,你可能会想放弃,或者找个借口去做别的事。因为你可能觉得这个方法没有任何效果,你的答案很杂乱,你也完全没有想哭的感觉。这很正常。

不要放弃,坚持想和写下去,这个抵触的感觉会慢慢地过去的。记住,你坚持下去的决定会将这一个小时变成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

当你写到第 100 个或者第 200 个答案的时候,你可能突然会有一阵内心情感上的涌动,但还不至于让你哭出来。这说明那还不是最终的答案。但是把这些答案圈起来,在你接下来的写的过程中你可以回顾这些答案,帮助你找到最终的答案,因为那可能会是几个答案的排列组合。 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答案一定会让你流泪,让你情感上崩溃。

此外,如果你一开始不相信人这辈子活着有什么目的,你也可以写下“1. 活着不为了什么。” 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坚持想和坚持写下去,你也会找到让你哭出来的答案。

无论你愿意用什么方法,

你最终的答案一定会是一句比较长的句子,或者几句句子的组合。这个答案在外人看来一定非常的空洞,就像是我前面所说的那种 “谁都知道,但是只有少数人真正理解的大道理”。但是这几句空洞的句子会对你有非常丰富而且有意义的含义-因为这是你自己用了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去整理你过去所有的经历,去思考,去判断,去剔除,去整合,去沉淀,最终领悟出来的。

随缘。

随着年龄增长,越发明白遇上什么人一起合作,必须投缘。机会再好,人不对,都白搭。

遇上什么事情想做,也必须有热情,否则单靠自律,面对未知的重重困难,坚持不了多久。

我小时候想过当老师、设计师、编辑、外企女白领,现在串起来这一切,我在做培训师站在讲台上解决学员的困惑;我是整理师也在重新帮忙规划设计客户家的空间;爱好写作输出;我大学时的第二志愿建筑学没能读到,但也在自学很多建筑家居的专业知识。

看似蹉跎了10年,其实并没有跑远。

面试回到家,我决定不回那家公司上班了,我注册了自己的公众号,把新浪微博、知乎和所有的社交账号都改为了“亲子整理术”,然后开始了自由职业之路。

我不再理会朋友和家人给我推荐的工作;

我开始读大量的整理、教育、建筑类的图书,只输出相关主题的文章;

我不再看热门大片儿和电视剧,不再关注对我当下没用的微信公众号,即使他们篇篇都是10万+;

我不再想去学正面管教,想去学英语口语,想去学教练技术或者心理学……

我一心一意只想把亲子整理术这一个细分领域的专业知识研究明白,我只想要成为这一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和头部。

结束漫无目的的寻找和漂泊,我终于锚定在一地,成为了一个港湾,迎接全世界的船只。

我没有到世界上去,世界自己到了我的面前。

一花一世界。

「对于艺术家来说,人类经验的无限性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一切经历的深度和浓度。」——美国作家沃尔夫

因为专注,6个月的时间里,我写出了10万多字的文章,获得了知乎上千个赞同和收藏,成为了简书生活类优质作者,我开设了自己的系列课程,并被小学、社区、青少年活动机构、线上教育平台邀请过去讲课,也有出版机构联系我请我写书,所有这些都是在以前不敢想象的。

我才明白,即使我专注于一个领域,也不代表我就放弃了剩下的整个世界,透过我的专业这扇门,我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精彩纷呈的世界。

天下并无新事,如果我们有世界观,不管那是什么,随着我们对世界的不断探索,我们的视野会越广大,但因为我们更理解世界,而非屈服于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新东西,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小。

走马观花跟着导游看欧洲十国,不见得有一次自备攻略、一地深度游收获更多,感悟更深,看到的风景更美,遇见的人也更nice。

环游世界,重要的不是看了多少,而是看到了什么,心里留下了什么。

功不唐捐。

世界这么大,终其一生我们只能做很少的事情。

不要妄图用上之前所有的工作经验,因为只有在回望来路,你才发现它们串在了一起。

从事整理之后,我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有增无减,建筑、美学、服饰搭配、风水、心理学、演讲、培训、写作、平面设计、时间管理、健身、营销推广……甚至字都要写得比以前漂亮点因为上门整理时要手写一些标签。

我绝对没有因为做了一个专业工种,就生锈了,就重复劳动了,反而,每一天都有新挑战,都有新成长。

做真正有激情的事情,确实不一样,不觉得累。

在外人看来很辛苦的事情,自己却乐在其中。

当你找到一个人生主题,一切碎片化的信息就突然变得有意义了。

为了某件事情,你终能放弃自由,心甘情愿被套牢,它就是你的梦想。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让你专注的那扇门,找到那个你想安定下来再也不离开的地方。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