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花舞间少年

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

花舞间少年  · 简书  ·  · 2019-05-26 18:20

《金枝》的作者弗雷泽说,当人类的思维之舟“从其停泊处被砍断缆绳而颠簸在怀疑和不确定的艰难之海”时,他们会感到痛苦和困惑,只有一种方式可以抹平这种痛苦,消除这种困惑,那就是,思维之船必须重新进入一种“新的信仰体系和实践的体系中”。

《神逻辑》一书中的“人身攻击”:通过攻击一个人本身,而不是攻击其论点,以转移讨论话题,最终达到诋毁其论点的目的。

他的脸上掠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恐怕只有王阳明这样的人,才能说出这样有境界的话来。他的确能对落第而不动心,但对不能实现圣贤理想,他却无法做到不动心。


王天叙早就对王华讲过大道理:“人才不是管出来的。”

王华谨慎地反驳说:“但人才是教育出来的。”

王天叙就反击道:“最好的教育是引导,不是你这种强制管束,你应该顺着孩子的习性去教育。我这个孙子将来必有大成,不是你所能体悟到的。”


宋朝第三位皇帝, 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苏格拉底

实际情况是,1504年王阳明和湛若水在北京城里开班讲课,来听课的人并不多。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家都在学习口耳之学,对于身心之学,那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富家子弟唱的高调。一个穷苦读书人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科举和仕途。你对他说,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修身养性,你如果当它是晋升工具,那就太低俗了,他非跟你拼命不可。

实际上,每个大人物的成功都有一个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像运气一样,绝不可少。有的人在外部环境特别好的时候不需要过人的自身素质就能成功,比如官二代、富二代。而从来没有听说过拥有超级素质的人在没有外部环境的帮助下可以成功的。人类历史上怀才不遇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