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猫哥009

从高以翔【猝死】的背后浅谈其根源

猫哥009  · 简书  ·  · 2019-12-05 22:46

关于高以翔的离世,前几天就看过好几篇有关于他的文章。

很多以他为喙头,谈保险,谈健康,有一些人大谈如何规避风险,他们的规避风险是?告诉你人猝死或人身病故以后~如果获得更多的赔偿,这些在做科普,其实都没有错。

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也是最人性化的,更多的看到应该是这个问题背后致人猝死的根源是什么?

可以避免死亡的,然而猝死了。很多时候抢救也就变成了徒劳无功。

那保险究竟为我们规避什么风险呢? 难道就只指是死亡赔偿?如果是?那对于经济条件好的规避的又是什么?

应该是避免在不应该离去的年龄发生可控可防的突然猝死才对。一个人活着的价值远远大于,死亡后保险赔付的价值。

在很多人的眼中,健康是什么样子的呢?肌肉发达?能行走如飞?能跳跃奔跑?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就错了。

我举一部分例子供大家参考,你就知道让人猝死或会引发脑中风,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案例一 】高血压:15年,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深夜送到急诊科一位急型夹层患者,严重高血压。心脏上最大的那根大动脉血管根部撕裂,仅剩外面一层薄薄的血管。一个喷嚏一个翻身,随时会让他,血管爆裂而死。救人如救火,强大的医疗团队连夜赶来为之手术。后究其原因,因为常年大吃大喝,从来未检查,其实一直有高血压不知道罢了。然而原本的高血压一次酒后导致血压更高,引发急性A型夹层,血管撕裂的疼痛感让他当场昏死。当地三甲医院大眼瞪小眼,只能给他打吗啡止痛,束手无策。而且医生告知送去北京的过程中不要抱任何生存希望,可能救护车一个颠簸血管就爆了。

术后当医生告知他这一次送过来~路上的风险。他说他吓得头皮发麻,浑身冰凉。第一次体会到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那种恐惧,无助。是谁都代替不了的。后面聊天中得知他变乖啦,不胡吃海喝了,一年做一次体检。 如果早发现高血压,服用降压药。改善生活习惯,也就不会遭此劫难。

因为濒临死亡的疼痛和折磨会让人感受到刻骨铭心的畏惧。自然而然也就让他长了记性。

【案例二】高血压:我的一位姨公70多岁体格挺好的,一直都喜欢运动,还常和一堆的老头子打打球,下下棋。饭量也挺好。

19年猝死,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最后发现是心肌梗死。医生告知最大的元凶应该是高血压。其次可能是房颤引发血栓。老人喜欢喝酒,原本也就有高血压。没有做到一年半载的检查,原本可以及时发现吃药避开猝死的,然而错过了。

【案例三】 房颤: 就是心脏博动时没有节奏感,即心律不齐。严重者感觉到心慌,感觉心脏要蹦出去了,想用双手捂住。如果没有普通的检查,心脏彩超,心电图。轻者很多人也许是没有知觉,不易发现的。但很容易让人的血液中产生血栓,其危害之大。如果不服抗血栓的药物【阿司匹林,华法林之类的】栓塞能够让人致死或者是瘫痪中风。

县医院急诊科里面曾经送过来一位病人,口齿不清,整个身子瘫痪。家属没有高血压病史,一直很健康。近两年干体力活儿。在家打牌时,突然人栽倒在地。后面一系列的检查发现就是房颤引发脑血栓导制大面积脑梗死。其实病因早就存在,只是因为没有检查不知道罢了,就更谈不上吃药防范。

高以翔的猝死,病因应该很早就在(只是这枚炸弹一直都在体内,没有引爆罢了)原本可以规避死亡的,也许可能忘了~对身体时常做个哪怕是最普通的检查也没有。

所以人猝死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大家应该很清楚了,那就是:

【勤检查,早防范】

在三甲医院心血管外科或者是心血管内科,心肌梗塞送过来做手术塔桥的病人其实挺多的。他们无一几乎不都是很少检查,且不少有高血压,因为心绞痛来医院的。心脏上的一根或两根小血管都堵塞90%多了,能赶趟手术的,是幸运的。而堵塞到95%左右仍然没有知觉而突然猝死的,就只有认倒霉啦!

上帝的磨盘转的很慢,但磨得很细,你种了因~谁逃得了果?

但是在壮年时期原本可以避免的非正常死亡,没有被避免。对家庭所造成经济和情感上的打击也是巨大的,后者根本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悲剧。

所以从高以翔的突然猝死,希望引发更多的人去思考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而做到,【勤检查,早防范】真正的做到归避死亡,让悲剧避免在你我他大伙儿身上发生。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