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为学记

荐书|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 《好好学习》

为学记  · 简书  ·  · 2019-03-24 20:34

01 引言 什么是知识?

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衡量你的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是:学习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如果你学习之后和学习之前,思考和行动都一样,那么显然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02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Y型文案会写成:

你写PPT(幻灯片)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有些人写文案是为了感动自己,而 优秀的文案是感动用户。

奥美创始人奥格威的经典著作《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奥格威就说过:“不要用最高级形容词、一般化字眼和陈词滥调。讲事实,但要把事实讲得引人入胜。”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斜杠”这个词来源于英文“slash”,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马尔齐·阿尔博(Marci Alboher)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One person/Multiple Caress)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们可能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在工作之余会利用才艺优势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并获得额外的收入。

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03 读书方法的升级: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

内化成能力的知识,是最忘不掉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经典”的读书方法是低效的呢?原因很简单:阅读+画线/摘抄的读书方法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而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可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

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联系起来。

记忆宫殿法,可能是目前人类发明的最为强大的记忆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构想一个我们熟悉的场景,把需要记忆的事情放到已经熟悉的场景当中。

放慢速度,让读书事半功倍

读书一定要花时间、耐心和思考力,将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网络状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内化知识,形成新行为的暗示。

我读书不再追求速度;相反,我会刻意放慢速度,花时间记录读书笔记——不是仅仅摘记名言,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和我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在记录和寻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惊喜地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注意的规律,也发现很多能够直接改进工作方法的办法。我的读书成效进入了一种产生复利效应的状态。也就是说,我读过的所有书都将为我未来获取新的知识提供帮助

读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快是结果,不是原因。想要能力提升得更快,不是说学习过程就要很快。相反,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这一点,可能是大多数追求快速成长的学习者都没有意识到的。所以,我讲的就是这个层面的心态:真正的快,是“以慢为快”。

所谓厚积薄发,你只有在此前花真功夫死磕了很多基本的道理,打通了那些知识阻塞,才能在之后的书籍中读出作者想写而没写的,作者没写而应该写的:在哪些观点上,作者比前人有突破?哪些理念其实是换了一个样子的包装?哪些问题,其实别人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同一本书读出不同的感觉

04 让自己安静,向内求。

在每天快结束的时候,静静地坐下来回顾一天:今天,有什么事情,让我开心?为什么?今天,我有什么事情没处理好?为什么?假如我没有这么做会怎样?我还能有其他的做法吗?

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少起着三方面的作用:(1)发现知识误区;(2)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3)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心理学著作《影响力》中,作者西奥迪尼提过一个观点:“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

什么是高水平的反思能力?能够持续地从日常工作、他人经历和书籍案例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改进服务客户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有能力通过反思让自己处于持续的改进状态。

兰迪·波什是一个有热情和梦想的人。他在自己的演讲中推荐了一本书——《一分钟经理人》。这本书非常薄,但是里面有一个观点却非常吸引我:“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触及了最关键的问题——我们之所以不改变,常常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正确而及时的反馈。

元认知是对我们的思考过程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但是很少有人能自觉地意识到还可以去思考我们“思考的过程”。这就好比人们很难意识到空气的存在,鱼儿很难意识到水的存在一样。然而,正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决定了我们思考的结果。

而高速型元认知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看到问题——思考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黄金思维圈)——解决这类问题可能用到的规律是什么(比如相关临界知识)——决定采取的行动。

GTD是英文getting things done的缩写,是一种行为管理的方法,也是戴维·艾伦写的一本书《搞定》的英文书名。GTD的主要原则在于一个人需要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任务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头脑可以不用塞满各种需要完成的事情,从而集中精力于正在完成的事情。

05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提升学习能力的理念和方法,接下来我们再聊聊具体执行中有用的三个技巧:记录、定期回顾与付费购买。

记录的过程,其实是联想、启发、归纳、演绎的大集合,是调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重新理解过去一天发生的事情。而这种通过书写记录、调用知识来解构和重构问题的过程,才是记录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记录帮助学习快速提升的关键环节!

在月度回顾中,我还会做一个工作:将本月的新启发、新方法、新认识、新问题集中汇总起来。你知道为什么吗?

年度回顾——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激发灵感

方法和技巧永远只是工具;内心的热情和天赋,才是让生活创造精彩奇迹的剑刃。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自己的热情和独立思考。

刻意练习至少有两方面的重复:第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

乔布斯说:我从来不做市场调研,我不问用户需要什么。乔布斯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是从更基本的人性出发的,比如简洁和美,以此为基础设计产品,反而更加直指人心。

06 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及的以及我自己认为重要的几个临界知识: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进化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安全空间。

复利:世界第八大奇迹

2500年前,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写下了炫人眼目的七大奇迹清单:埃及吉萨金字塔、奥林匹亚宙斯巨像、阿耳忒弥斯神庙、摩索拉斯陵墓、亚历山大灯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和罗德港巨人雕像。

而被爱因斯坦称为第八大奇迹的,是“复利”。

做公众号、人脉、投资,都是一样的,它们背后都是复利模型。这个世界的基本运作规律之一就是复利模型。

黄金思维圈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进化论

索罗斯说:你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取决于你是否意识到常规根本不适用。想要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首先你要意识到环境发生了变化。单从这一点而言,人类比物种进化历史上的其他生物要有一些优势;如果我们可以应用自己的心智提前发现变化,就有可能更主动地应对变化。

系统思考

思考“关系”,而非“人和事物”

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部分的性质通常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们的组织,它们组合起来的模式和形式,也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八法则

斯坦福大学曾经的一项调查发现: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这个结论是否普适,我无从考证;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成为我们成就事业的助推剂,这一点却是普遍的经验共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