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发布,由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顾忠泽团队牵头完成。该标准规定了皮肤芯片的相关术语定义及其外观、细胞来源、组件性能、生物性能等技术要求,适用于皮肤芯片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检测。皮肤芯片能模拟皮肤的生化和生理特性,实现高通量和自动化培养、检测,有望替代简单二维细胞培养实验、动物实验和人工皮肤实验,成为体外评价标准和实验工具。该标准的发布将促进行业规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发布
具体介绍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的发布背景和由顾忠泽团队牵头完成的情况
关键观点2: 皮肤芯片的定义及功能
描述了皮肤芯片是使用体外微流控芯片生成的微型细胞和组织培养器件,能模拟皮肤的生化和生理特性,并介绍了其高通量和自动化培养、检测的特点
关键观点3: 皮肤芯片的应用前景
阐述了皮肤芯片有望成为有效的毒理检测、药物筛选、化妆品评估工具,并部分取代现有的简单二维细胞培养实验、动物实验乃至人工皮肤实验
关键观点4: 标准对行业的影响
详述了该标准的发布将有效促进行业规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介绍了标准的主要应用领域
文章预览
◎ 科技日报 记者 金凤 近日, 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GB/T 44831-2024)正式发布。 记者日前从东南大学获悉,该校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顾忠泽团队牵头完成该标准的起草。 “皮肤芯片是使用体外微流控芯片生成的微型细胞和组织培养器件,能够模拟皮肤的生化和生理特性,具有屏障结构和功能。”顾忠泽介绍,皮肤芯片能实现高通量和自动化培养、检测,有望成为有效的毒理检测、药物筛选、化妆品评估工具。 皮肤芯片或部分取代现有的简单二维细胞培养实验、动物实验乃至人工皮肤实验,成为与皮肤相关体外评价最前沿和最有力的评价标准和实验工具。 该标准主要规定了皮肤芯片的相关术语定义,皮肤芯片的外观、细胞来源、组件性能、生物性能等技术要求,适用于以微流控芯片为载体的皮肤芯片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