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道讯
微信公众号:道讯(ID:Taocent),明道知讯,经世致用,启迪智慧,欢迎关注。
今天看啥  ›  专栏  ›  道讯

今天回家过年,这个春节我再也不这样对待我的父母!

道讯  · 简书  ·  · 2018-02-14 09:10

又到了过年的时候了,和往年一样,在回家的预算开支中,我和老婆准备了一万块钱,装到了一个大大的红包里,打算回家孝敬父母。虽然妈妈有退休金,一个月三千来块,够他们花的了,可作为子女,该孝敬的还是要孝敬的,他们是他们的,我给的是我的心意。

这样想想,自己觉得自己蛮孝顺的,给父母点零花钱,做子女的就心安理得了,这是现在太多和我一样的子女的想法。有很多朋友在我面前还会宣扬他们的孝道,说每次逢年过节、父母过生日都会给父母些零花钱之类的云云。

但这真的就是孝顺吗,看看孔子怎么说: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那么怎么敬呢?这个春节,我要做好这几点,也算是一种敬吧!

一、不只养,要多些陪伴

赡养父母,这是几乎所有为人子女都能做到的,可如果孝敬父母就是给父母些零花钱,让父母衣食无忧而已,这也仅是尽到了“赡养”的法律义务而已,可按照孔圣人的说法,这是和养狗没有区别的。孔子那么一个儒雅的人,能说出这样“刻薄”的话,可见他对不孝的人是多么的鄙视!其实,话虽有点刻薄,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子的。相比之下,有些人对狗甚至比对父母还要好。我们在街上看到遛狗散步的远远要比陪父母散步的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今年回家过年,我不再只是给父母些零花钱就心安理得,而自己跑出去打牌、喝酒,我要多花点时间陪陪父母。

二、要带上父母满满的“心意”

在回家的路上,我又想起前年回家过春节临走时和老父亲闹的矛盾。当时,父亲非让带上半鱼皮袋子的花生,当时带的东西够多了,后备箱塞得满满的:干菜、槐花,蜂蜜,土鸡蛋,再加上我觉得那些东西没人吃,城里房子又小,没地方放,所以我就坚决不让带那袋子花生。可出乎意料的是父亲居然为此大发脾气,我当时也很生气,不明白他为什么发那么大火。后来想明白了,那只是他们的心意,他们年龄大了,或许那些是他们唯一能够为我们做的,如果我们不珍惜,他们怎么能不生气呢!

所以,这次回家,他们准备的东西:腌菜、土鸡蛋、大葱,青菜,咸鸡蛋,我都要照单全收,要尽可能多带,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

三、给父母更多存在感

父母年纪大了,我们会觉得他们思想过时了,跟不上时代了,有事情也懒得跟他们沟通了。他们在家里就慢慢的失去了存在感,如果没有存在感,活着就是一种痛苦,还谈何幸福呢。之前,回家里,总是觉得父母做的东西这也不好吃,那也做不好,埋怨碗筷洗的不干净!所以,我们回去了就不让他们动手!可是,这无疑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中用了。

所以,这次回家过年,我要找些不大的事情让他们做!父亲要做饭,就让他做吧,尽管他做的口味没有我们孩子时候感觉那么好了!妈妈要洗碗,就让她洗吧,如果觉得不干净,可以偷偷的再洗一遍!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存在感,才会觉得被需要,才会幸福!

小结:

孔子说的:“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就是告诉我们孝,更重要的是敬!可是怎样去敬,只有让他们有存在感,被需要,给他们更多陪伴,接受他们的心意,他们才能感觉到被尊敬!现在,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仅仅是物质上对父母的满足已经不能阐释“孝”的涵义,如何去孝敬父母,值得我们思考。

道友们,过年了,你们给父母准备红包了吗,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呢?

/完/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