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孟周先生

要是现在还能选,那就是《打开》了

孟周先生  · 简书  ·  · 2020-04-09 12:09

要是现在还能选,那就是《打开》了

文  孟周

哲学、学哲学真的无益、无趣么?

当年刚开始讲课的时候,用了两个小故事,概述了人们对哲学的一般观感。

一个是,在火车上,乘客们打着招呼,聊起天来。甲问乙的职业,乙说是研究哲学的。甲看乙的眼神立马就变了:“原来你是搞诡辩论,是研究怎么整人的。”这是说,哲学不只无用,还有害,甚至危险。

一个是,晚上熄灯前,一位大学生在日记上记下了这样一段话:“让人恶心的哲学课,考试终于结束了。结果考得很恶心。”这是说,哲学无趣,也让人无趣。

哲学、学哲学真的这样么?

当时试图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个方面是试图用自己的授课,带动学生进行哲学思考,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后来把学会两字改为善于,成了善于思考、善于行动)为目标,来实际回答这一问题。当时没敢认为自己成功,现在胆子大了一点,回想起来,敢于承认自己是失败了。

另一方面是向学生推介课外书,并且希望读书时遇到问题,能够随时随地来问。当时是秉持着恩格斯那句名言的精神,向学生推荐哲学史图书,恩格斯说的是:一个人要想学好哲学,除去学习哲学史,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推荐中国哲学史的书,这个没有什么好犹豫的,自然是选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至于西方哲学史就有些犹豫,最后在罗素的《西方的智慧》和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之间选择了罗素。初步理由是,虽然贾德的书当时很是畅销,可毕竟学术性相对差了一些,尤其是那个类似侦探小说式的壳会转移读者的一些注意力吧。怕像当时比较火的《蓝猫淘气三千问》电视节目,在有些小观众那里就造成的负面效果那样:对蓝猫及其小伙伴们的历险情节、性格表现、言谈举止等能够如数家珍,对于所涉及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要相形逊色了。至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则觉得有些学术性较重,不如《西方的智慧》更适合初学者,尤其是学生们一来是没有考上大学就参加工作了,工作后表现优异这才有机会接受高等专科教育,二来是他们学业还是比较重的,而且学习之外其他任务也多于一般的高校学生。

当然要是现在,再有机会向大学新生推荐西方哲学史方面的一本入门级书籍,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周濂的《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

⒉书名解题

在谈推荐的外在和内在理由之前,有必要对书名做一番解释。当然副标题是不用说了,问题在“打开”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和有什么含义呢?

对此,周濂自己有一个解释。之所以用“打开”作为主书名,缘于2011年的一次“理想国”主题沙龙,他说:

“我当时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梁文道先生的一张照片,他用大家熟悉的温和笑容,左手持话筒,右手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拳头的动作,身后是红底白字的‘打开’两字。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西方哲学智慧”的课堂上,几乎每一次开场白都会用上梁文道先生的这张照片。”

至于“打开”的内涵,他是这么解读的:

“西方哲学的智慧和面向大众的西方哲学史课程,它的核心目标就是“打开”——要打开我们的视野,打开我们既定的思维模式,打开各种思想的可能性,通过漫长的说理、像梁文道先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示范,慢慢让大家体会到来自说理和教养的力量。”

推荐的外在理由

在推荐的理由中,所谓外在的理由,主要是从外在的方面来看作者和作品及其影响。

罗素和贾德的书,在西方的哲学普及图书中确实算佼佼者,可是对想初步了解西方哲学的中国读者来说,隔膜肯定会是比较大的。何况罗素的书时间比较久了,无论在表述上还是内容的选择上,可能更难以迅速和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们合拍了。周濂和他的书,这些问题就比较少点。

从作者来看,虽以哲学为业,可是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象牙塔人物。2012年出版过《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书,那是一些文章的结集。里面既有思想笔谈、书评,也有时评、政论和影评。从其中的文字我们可以读出,周濂和时代、和年轻人是不脱节的。当然,如果读完这两本书你会发现,两本书的思想是一贯的,有些字句都是相承的。

从作品来看,本书的出版至少得益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周濂曾经在所在高校,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开设了西方哲学史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一个是本书直接脱胎于喜马拉雅推出的同名课程的讲稿。从播放量来看,效果也是可喜的,尤其是对于西方哲学这样相对冷门的内容来说。

这是推荐的外在理由。

推荐的内在理由

从内在来看,本书在主题的确定、方式的选择、章节的安排上,和市面所见同类图书有着鲜明的独特之处,也与一般年轻人的需要、知识水平更为相投。

在主题的确定上,周濂把重点放在带领读者进行哲学的思考上,而非獭祭一些客观知识点。他在导论之三的最后说:“哲学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哲学的本质不在于掌握真理而在于寻找真理。同理,我们这堂课也不是在传授哲学(philosophy)的知识,而是吁请所有的读者一起来进行哲学的思考(philosophizing):你们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这堂课,更要积极地参与并且建设这堂课。”

正是这一主题的确定,使得这100堂课自始至终都是在追踪着西方哲学史上那些大家的步伐,从公元前的古希腊直到上个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哲学家罗尔斯,跨越了两千五六百年的历史长河。不只此也,对前人思想的理解如果还只是初级阶段的话,那么进一步的应该就是试图与之对话了。序言中首先引用乔布斯的名言,“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就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而语言上常常表现得通俗、形象、活泼、有趣,把哲学问题和现实问题、和电影内容等联系起来加强读者的理解,像在合适的章节,我们竟然可以在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找到了《黑客帝国》的思想火花,《盗梦空间》难说不是受到著名的“钵中之脑”设想的启发,霍布斯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讨论过的“人和人之间狼与狼样的自然状态”能说对刘慈欣在《三体》中描绘的黑暗森林法则构想没有影响?应该说,这种共同话题基础上的哲学探讨,对于打消了作者和读者、读者和问题、读者和哲学之间的隔膜,是比较成功的。

在章节的安排上,把突出重点和讲清问题充分结合了起来,不求面面俱到,不求平均用力。因此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各自用了十堂课左右的篇幅。在领域的选择上,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讨论得比较充分。这既是周濂最为擅长的,也是现实意义更强、年轻的读者更感兴趣的科目。从效果来看,这一偏重应该也是可取的。

在全书的最后,详细罗列了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参考文献,这一点就是国内的一些严肃的教科书都不一定有的。

周濂强调要站在思想的高墙上,看这部书,他的努力应该是明显的,也是富有成效的。

阅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主要是因为这部书直接脱胎于在喜马拉雅的讲稿,当时主要采取音频的方式授课就难免与图书的形式有冲突。比如图书可以用图表的方式以帮助理解,这是音频讲课所不能达到的。当然,图书出版的时候也补了一些图表,但是还有不足。因此,读者阅读的时候,这方面的整理、拓展工作可能会大一些了。

其次的问题就是内容选择方面了,当然,这可能有些吹毛求疵了,毕竟用100堂课讲述西方哲学2500多年的历程,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性极大的艰难工程,周濂都完成得比较出色了。可是有些哲学家的工作,书中或者毫未提及,或者份量不足,没有开设单独章节,似乎不大应该,比如培根、斯宾诺莎、孟德斯鸠和胡塞尔。当然,周濂在微博上表示过如果有机会,讲一讲现代西方哲学。我想如果真能开讲,以后本书就也可以借机在增订,两部书前后衔接、照应,就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了。但是在周濂修订之前,作为读者,我们还是应该自己补一补这些内容,甚至可以学习周濂的思路,把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做一番整理甚至对话。

还有,就是作者自己的问题偏好和观点凸显对读者也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不过,只要读者在跟随模仿进而学会独立地哲学式的思考能够确立之后,这种影响可以做到最低吧。

虽说如此,总体上来看,在目前可见的西方哲学普及读物中,此书应该算是最好的了。因此说如果再有机会,我会用此书取代罗素《西方的智慧》的,估计学生们也会更加乐意阅读和思考,也会有问题来问了吧。

可惜这个机会现在是没有了,不过正在努力制造中。当然这也会逼迫自己不能啃老本,而要也抓紧学习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