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PiPi健康

夏天出汗太多?很可能你患上这5种疾病

PiPi健康  · 简书  ·  · 2018-07-04 10:54

哪怕只是初夏,如果为赶公交车多跑了两步,许多人立马就能感受汗水如小溪样在背部流淌,更别提那总也离不开的汗臭味。可是最近听说有人因为出汗过多猝死,这让人们开始疑惑起来,爱出汗对身体到底是有利呢还是有害呢?

实际上适量地出汗是人体维持健康的一种方式。汗液蒸发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当外界温度高于人体体温时,出汗成为维持正常体温的唯一方式。

可是,汗从哪里来?

汗从汗腺来。人体约有300万个汗腺。这些形似一团团卷曲的管子的汗腺,分布在真皮以及皮下组织中。它们分泌汗液并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汗腺是否活跃要看交感神经是否兴奋。而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也就是说它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

出汗过多也是病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患有甲亢的病人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出现怕热多汗,或者伴有身体消瘦、心率增快、心慌心悸、精神紧张、难入睡、眼球突出等症状。

对策: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到医院就诊,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以排除甲亢;如患有甲亢,可在内分泌专科进行治疗。

2

中暑

现在夏天快到了,如果在烈日高温下出现大量出汗,伴有乏力、发热、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应首先考虑中暑的可能。

对策: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转到阴凉的地方,通风透气,补充淡盐水或葡萄糖,如果症状还不能得到缓解,应送医院进一步就诊;为预防中暑,天热时应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做好防晒工作,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3

低血糖

如果长时间剧烈运动,空腹时间太长,或者有些糖尿病病人过量服用降糖药物,就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大汗淋漓、以颈后部及发际线部位为主,皮肤湿冷,可同时伴有心跳加快、颤抖、恶心、眩晕、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

对策:若怀疑是低血糖发作时,可迅速补充糖分,比如糖水、饼干、糖果等;平常应避免饥饿过度或长时间体力劳动,经常发生低血糖的人群,应身边随时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

4

心脏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中老年人,突然发作满头大汗、心前区绞痛,或伴有脸色苍白或灰白、四肢发凉、意识模糊等症状,应首先怀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发作。

对策:心脏病发作时有生命危险,应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生帮助,必要时立即抢救。

5

更年期综合症

女性在49岁前后是绝经的年龄,容易出现更年期的症状,可表现为潮热、出汗,或伴有月经不规律或停经、情绪躁动、失眠、压抑等现象。

对策:更年期妇女应调节好情绪、不生闷气、保持良好心态、多参加户外运动、有规律地生活作息,必要时可服用中药调理,以减轻更年期的症状。

如果没有以上疾病,下面的生活小技巧,也许能够帮助大家减少出汗。

预防“多汗”的小妙招

1.保持心情开朗、放松心情、避免情绪过度紧张;

2.尽量避免太过激烈运动;

3.保持环境舒适、避免温度太高;

4.注意皮肤清洁、常换洗衣被、避免细菌滋生;

5.避免辛辣饮食,少烟酒刺激;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