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哲空空
午夜遛狗的哲学家。“书单”主笔(ID:BookSelection)
今天看啥  ›  专栏  ›  哲空空

最贵iPhone启示录:苹果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割腰

哲空空  · 豆瓣  ·  · 2018-09-16 16:24

9月13日凌晨(北京时间),苹果公司召开了一年一度的新品发布会,推出了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三款新型号。

苹果发布会结束后,很多人都慌的一比。

有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忙不迭下单的;有看了价格后故作镇静,表示自己的老手机还能用个三五年的;有装作八风不动,对此不屑一顾的;还有因为攒了一年钱,才送得起苹果XS,而惨遭女友分手的。

在这些消费者的芸芸众生相背后,揭示出了何种社会问题?又有着怎样的心理逻辑?

那些卖肾换iPhone的年轻人

iPhone又被戏称为“肾机”。

每当苹果手机出新品,卖肾买iPhone的老梗,就会再度风行。

一波又一波口腔快感,营造出娱乐至死的后现代狂欢,却很少有人在意它源自现实中的惨案。

2012年8月,苹果推出4S,售价不菲。17岁的高中生小王,为拥有这款手机,卖掉自己一个肾,引起坊间热议,成就了一段另类传奇。

卖肾前的小王,身高达一米九,是个体格健壮的大小伙子,大好的前途,摆在他面前,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卖肾后的小王,体重急剧下降到120斤,人生也遭到了“降维打击”,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每天都需要父母的照顾。

事发后,小王的家人怒不可竭,将黑中介和实施手术的医生告上法庭。

即便小王能获得一定的经济赔偿,这也是一笔亏本买卖。苹果手机每年都更新迭代,失去的肾脏却永不再回来,当别的人在苹果最新发布会上谈笑风生时,僵卧在家中的小王,看着视频新闻中那一款款光鲜亮丽的手机,他将作何感想?

卖肾买手机,小王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前无古人,后有来者。

2016年9月12日,苹果发布iPhone 6S,扬州小伙吴某,非常渴望能成为首批预订者,第一时间拿到心仪的手机。

奈何,小吴囊中羞涩,钱根本不够。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他的朋友小黄告诉他,自己也想买6S,也没钱,不如组团去卖肾。

出于对苹果的热爱,俩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加入了一个微信群,咨询起卖肾事宜。

在医院体检时,他俩被工作人员告知,即便立即进行肾功能检查,当天也拿不到结果。因无法第一时间抢购到苹果,二人如冰水浇头,经过一番思考后,觉得卖肾不划算,遂将计划搁浅。

天可怜见,这一小小的挫折,拯救了两颗无辜的肾。

如今,iPhone XS系列热辣出炉,其中的一款XS MAX,高达12799元,被称为史上最贵iPhone。

我不禁要问,拿肾换苹果的血雨腥风,是否会再重演?

苹果价格高,槽点多,卖肾不值得

苹果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割腰。这种不爱腰子爱手机的大无畏消费精神,令人深思。

有份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高端消费市场人数为140万人左右,iPhone X发布时,预售出600多万台,是高端消费人数的四倍多。

也就是说,买苹果手机的人,并非都是土豪,更多的是属于中端消费人群,乃至低端消费人群。

在iPhone 8之前,苹果手机的价格,一直徘徊在5000到6000之间,到了最新这款,鸟枪换炮,直接上万。

最新款苹果,价格高,槽点多,引发大量吐槽。网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图文并茂,炮制了各种恶搞段子。

例如,在一张恶搞图片中,一位记者,将话筒对准硕大无朋的苹果LOGO,做采访状,LOGO下面是字体超大的一句话:请问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有位颇有才华的网友,做了首诗,名为《XS》。全诗就三句话:穿不进XS,买不起XS,生活真XS(心酸的拼音缩写)。

还有位理性的网友,客观地指出,新苹果太贵,一个人的肾不行,需要一家人的肾。

有因为嫌贵而花式吐槽的,就有第一时间购买晒单的。

有位佛系网友,风轻云淡地发了条微信,不知道iPhone XS有啥好的,手机能打电话不就行了吗,平平淡淡才是真!

根据显示,这条微信来自深空灰色iPhone XS Max,发送位置是某医院肾脏移植病房3号床。

苹果之所以敢定高价,在于它洞悉了消费者的心理,并对消费者的行为倾向了如指掌。

最贵iPhone背后的消费行为学

有本书叫做《消费者行为学》,作者迈克尔·R·所罗门,是美国奥本大学消费者研究系教授。

在这本书中,所罗门一针见血地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具有享乐价值的商品,而不只是看中商品的基本功能。

设计一个有效的产品,就不得不研究色彩、声音、形象带给消费者的刺激,如哈雷摩托车个性的声音,星巴克咖啡独有的香味等。

拿新款iPhone XS Max来说,它在功能上,除了增加接地气的双卡双待,比起上一款并无太多创新,最博眼球的,反倒是形态方面的变化:即有史以来最大屏幕的苹果手机。

比起乔布斯时代的革命性创新,这次的苹果发布会,难免令人失望。一方面是平平无奇的技术,另一方面是史上最高的价格,更像一次割韭菜盛会。

难怪有人吐槽,苹果正在从一家科技公司转为消费公司。

科技公司的核心是创新,而消费公司的关键则是摸清消费者心理,尽量扩大用户范围,让销量节节升高。

现任苹果销售业务主管安吉拉,曾是奢侈品牌Burberry的首席执行官,她心心念念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将“奢侈品”卖给更多的人。

《消费者行为学》指出,消费者通过消费行为来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和社会角色。

从这句话中,对于果粉“卖肾买手机”的心理,可略窥一二。

iPhone之所以成其为iPhone,不仅是因为它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通讯工具,更因为这两点:第一,它是时尚潮流的风向标;第二,它是中产生活的象征,仿佛一张高端俱乐部的入场券。

以潮人自居,行走在时尚的风口浪尖,是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虚荣心理,如王尔德所说,虚荣是年轻人胸前佩戴的一朵优雅的花。

追逐物质财富,渴望打破阶层壁垒,也是市场经济下的普遍心态。而在现实中,因种种原因,年轻人的上升渠道相对狭窄,在目标未竟之前,买一款最新的苹果手机,就成了一种麻醉和补偿。

在这两种心理作用下,催生出如魔幻现实主义般的“冲动性消费”,造成了一个奇怪现象:苹果手机定价不菲,却有无数家徒四壁的青年趋之若鹜。

于是我们看到,为了买到最新最潮的苹果手机,有人花光了手头积蓄,有人办理了分期付款,甚至最极端的,有人真的卖了肾。

这种过度的购物行为,在《消费行为学》中,被称作强迫型消费,它被当做压力、焦虑、沮丧、无聊的宣泄渠道。

强迫型消费往往跟低水平的自尊有关。

前面有提到,消费者通过消费行为来塑造自己的角色。

通过这次苹果手机发布会,我还发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消费者除了通过消费行为塑造自己的角色外,还能通过“拒绝购买”,来打扮自己的形象。

王力宏参加完苹果发布会后,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和导演徐克、苹果CEO库克的合影,并在抖音上分享了一段夸赞iPhone XS Max的视频。

谁料,视频发出不久,下面就出现了大量不友好的留言。

这些观点,脑洞很大,总结起来,无非是表达这样一个态度:你王力宏挣了国人那么多钱,为啥宣传苹果,不宣传国产机?你不宣传国产机,那就是不爱国,从此俺们不支持你,不听你的歌,不看你的电影,抵制你的一切作品。

在指责王力宏的同时,一些网友还不忘标榜自己。说自己从未打算购买苹果手机,用国产手机,开国产车,不穿外国牌子的衣服,甚至不吃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快餐。言语之间,颇为自豪。

“爱国者”们的可笑逻辑,其实不值一驳。

一个人自己赚钱,买自己想要的商品,是天经地义的事。有人非要上纲上线,把它跟爱国扯上关系,那就只能是自证愚蠢。

这种通过“拒绝购买”,来塑造自己“爱国者”角色的行为,在《消费行为学》中,尚未找到对应说法。该书已出到第十版,未来发行第十一版时,考虑到生物品种的多样性,不妨将其收录进去。

量力而行,有点比数

说苹果手机是奢侈品,其实是不准确的。从它的营销广告来看,苹果手机尽管价格偏高,却还是一款大众消费品。

真正的奢侈品,不是卖一两个肾就能买到的。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消费主义成了一种时代病。人们疯狂痴迷于某个商品,不只是为了使用它,购买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买买买能带给你快感。

然而,过犹不及,购买某个商品时,要量力而行,考虑自己钱包和肾脏的感受。

当你看到更大更硬更持久的那款iPhone XS Max,在精致的玻璃匣子里向你频送秋波,导致自己肾上腺激素飙升时,不妨摸摸自己的钱包,也摸摸自己的肚子,对自己说:钱包里有几个钱,肚子中有几个肾,你自己心里没点比数吗?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