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小冠没道理

Day9 Guan读-人格心理学

小冠没道理  · 简书  ·  · 2018-09-11 11:53

#乱说心理,通通没道理# by 小冠

生物学流派-1

1.    生物学流派跟特质流派,前半段有很多相似。比如,运用因素分析法来试图查明哪些特质/维度与人格结构相关;区别在于,生物学流派认为这些特质,由生物遗传决定。——现在认为,生物学因素和成长环境共同影响了人格形成。

生物因素提供了一个宽泛的倾向,例如抑制型/非抑制型,外向型/内向型,这些气质天生而来,但又影响父母照养的方式/他人与之互动的方式,反过来又作为环境因素,影响人格发展。

心理临床上,18岁之前不诊断人格障碍,认为还未形成稳定人格。

2.    妈妈们可能深有体会,有些孩子天生好动、情绪化,实在难搞,另一些孩子相对安静,好照养;稍大一些,有些孩子面对新环境被动、谨慎、害羞;另一些孩子更活跃。

上述两个维度不能一一对应,即,不能说「易照养儿童」都是「抑制型」。在婴儿阶段,抑制性儿童可能更焦虑、容易受刺激,常出现烦躁、睡眠紊乱、心率加速这类反应。「活泼好动」还是「过度焦虑」,需要妈妈们敏感分辨。

对陌生情境的恐惧,常常把抑制性儿童推向羞怯,并且影响至成年。

但如果父母能够敏感察觉孩子对陌生情境的恐惧,教会他们如何应对陌生情景【而不是说“怎么这么胆小,要多锻炼” 而将其推入令人害怕的情境中】,就能帮他们战胜羞怯。幼年时期,害羞几乎等同于恐惧了。

3.    人们常将「抑制型」特质作为问题看待,因而关注较多,忽略非抑制型(因为社会更推崇非抑制型相关的特点)。但非抑制型儿童也存在潜在风险:他们可能更会表现出破坏性行为障碍、注意力问题。两类儿童都需要父母敏感照养。

4.    外向型和内向型,也有生理基础。生物学流派有个假设:内向者比外向者对外部刺激更敏感。也就是说同样的刺激,对内向者可能足够了,但对外向者还不够,他们还需要更多。

这也造成,内向者很容易被喧闹的聚会/酒吧搞得晕头转向,但外向者会很开心,或者不够嗨。

5.    另一个假设是:人脑有「行为接近系统」和「行为抑制系统」,接近系统驱动人们寻求快乐,抑制系统让人们寻找危险信号、躲避危险。

——这又与特质流派的「目标趋近型/目标回避型」相类似。

也我联想到心理发展当中,婴儿早期本能反应只有简单两极,趋向让自己快乐舒服的行为,远离让自己不舒服的行为——两极化的行为模式,经过后来的复杂化、精细化,在不同层面有所表现,成为人格发展的基础。

潜藏含义是:外向者不一定被所有社交情境吸引,只有当社交带来快乐,才吸引他们参与;内向者不一定回避所有的社会交往,当他们认为安全而有益时,也会积极参与。

6.    人格有其生物学基础,不意味着人格出生就已经注定,其实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可以拓展出弹性空间。固然无法把一个天生抑制型的儿童塑造成非常善于社交、冲动、开朗的成年人,但他也完全可以不必被羞怯困扰,享有事业成就和广泛交际。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