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听听区块链
最权威最接地气的区块链解读,用最短时间 get 到新世界
今天看啥  ›  专栏  ›  听听区块链

区块链乱象:离钱太近,虚火太旺

听听区块链  · 简书  · 区块链  · 2018-02-28 15:09

我正在国贸19层的高楼里写这篇文章,对面是央视那座有名的高高撅起的“大裤衩”。这也是我们听听区块链团队每天工作的地方。在这个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寸土寸金之地,密密麻麻的格子间里,究竟藏着多少涉及金融业务的TEAM,又有多少人在凌晨三点钟还依然兴奋分享着区块链项目的话题,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在这儿的楼道里、在大街上、在咖啡店、甚至是一个驴肉火烧的馆子里,都能听到几个爷们儿在等着端汤上肉的当口,因为什么币、什么猫、什么狗,兴奋地聊到口沫横飞。

火热的时代

自从2013年以来,一直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区块链也好比特币也罢,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在一夜之间火起来。

与此同时,比特币身处日益复杂、各方面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前沿,且连续九年顽固地抗拒着“死亡”。

有网站统计,截止2017年9月6日,比特币总计“被死亡”146次。仅仅《经济学人》杂志就至少报道过七次“比特币泡沫破裂”,报道过十多次“虚拟货币将要(或者正在)改变世界”。

这让我想起了狄更斯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句话曾适合于很多境况,比如2000年初的互联网;比如十几年前的电商;比如十年前的电影产业;比如五年前的移动终端;比如两年前的内容付费;比如今天的区块链。

事到如今,比特币早就是“事实上的存在”了。越来越多的人清楚的明白:比特币就是钱,它可以用来买各种货币。

从某种角度来讲,比特币,就是一个账务公开的银行,你可以通过炒币赚钱,只是,这比炒汇耗费更多心力。银行从开张到现在一直按照(将来也永远按照)开始既定的规则运营,而这家银行的核心总账,是公开的、唯一的,大家共同维护的,谁都不能篡改的。它

24 小时交易,涨跌起伏太大,价格趋势判断太难,操作时心理压力也因此格外地大。近期比特币的大量抛售就很能说明问题。

比特币近期抛售(来源: Crypto Blockchain Research)

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从以下比特币的两张历史趋势图中,我们看出,2017年到2018年的比特币价格走势,跟2013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切似乎意味着,这不是熊市,这只是常态。

2016-2018年比特币价格走势

2012-2013年比特币价格走势

如何看待比特币及其代表的数字货币的价值?看它的成长率。“ 2010 年的时候,25000个比特币只能买到一张披萨饼……便宜到有人送你10000个,你都觉得太麻烦了,算了的地步。就在2017年,因为比特币金鸡变凤凰,一夜暴富的新闻层出不穷。

比特币世界里的时间密度比外面高,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外面十年都没发生的那么多的事情。所以说,密度更高的时间,价值是不是更高呢?

而随着价格上涨超过1,300%,比特币的市值也超过了2300亿美元,在M1货币供应量方面排行全球第19位 。

比特币市值排行

在数字货币的大森林里,那些能够真正解决比特币没能解决问题的所谓山寨币(Altcoins) ,其发展空间也会极大。比如以太坊(Ethereum)的智能合约,解决了比特币一直以来没能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除比特币以外的区块链资产总值,一度已经超过了50%。

有关数字货币之于区块链领域的意义,A16Z 的老大 Marc Andreessesen  有一个简单、直接的类比:很多大公司都想做个区块链应用却不想要比特币,这就好像是 1994 的时候在说“我想连线,但可不可以不用互联网?”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纷乱的当下

近日,风险投资基金Beringea的投资总监Eyal

Malinger在Venturebeat网站撰文,谈论他对ICO及数字货币的看法,虽然诸如USV,红杉,DJF和Seedcamp等风险投资公司已经接纳了首次代币发行ICO,但整个投资界对待ICO的态度依旧是恐惧和不满;在他看来,现在的数字货币市场完全就是个泡沫。

近来年,区块链世界为企业家们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2017年成为首次代币发行(ICO)爆发之年,很多项目以非传统形式,筹集了前所未有的庞大资金。 CoinDesk的ICO追踪器显示,超过35亿美元的资金是通过ICO筹集的。

ICO资金追踪器

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技术“离钱太近”到如此地步,区块链技术从一开始就在“钱”这个东西最本质的地方“发行”。当人们发现苦逼体力创业劳动和先进技术都不可能轻易取得成功,越来越多的人会冲向虚拟体系,因为没有什么比人头接盘模式来得快;他们要么成为韭菜,要么割下一茬韭菜。

区块链与代币就像共生体,寄存了技术、财富、欲望、幻想和人性。人们看到,有那么多的“火速入场”、“All in 区块链”的团队和公司,“随随便便就融了几个亿”。浑水摸鱼的各种圈钱项目应接不暇,被戏称为“韭菜的种植与收割”,实在是一种深深的悲凉。

大浪淘沙,究竟有多少项目的背后,有真正的实体支撑?即便有,又有多少项目能够真正良性维系下去?

目前的情况是:那些跟区块链还有点儿关系、概念和团队背景还算不错的项目,往往跟随者众。从高回报率来讲,有的项目上线后市值能涨几倍、几十倍,所以即使大家都清楚泡沫严重,还是会前仆后继地跟进来。

而更可悲的是,有些项目明明是个空壳,打着数字货币的幌子搞传销,就好像披着羊皮的狼,手段并没有高到哪去。可是只要站在了风口,猪也能跟着一起飞。明明个虚假的局,可人的智商偏偏就突然DOWN到谷底,不顾一切地硬往里挤。

讲一个曾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一友,很早就开始做某数字货币,为此往返于中泰两国,并积极发展下线。她动员身边的诸多亲戚朋友动辄投入上万元人民币资产进入,诱惑是:以自己为例,几个月内,之前的本金早已翻番。而事实呢?无论是国内的亲朋还是国外的好友,最后大多把钱赔光了。

其实,不论是否真的懂得区块链技术,对于那些很不靠谱的项目,稍有常识的人并不难看出来:明明是上线发展下线、庄家通吃的零和游戏,并没有实际的项目做支撑;没有逻辑严整的技术作后盾;带有明显的传销币的特征,实质跟区块链没有半毛钱关系。包括身在其中的那位朋友;做为其中一个上线的她,

其实也能查觉出来是个骗局,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的,是什么时候把现有的钱再翻上一倍,就拿出来。

更进一步来讲,其实很多人也都知道庞氏骗局,也都听过说郁金香泡沫。为什么还要深陷其中呢?

还是马爷爷的那句话:“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显而易见,有那么根本就不懂数字货币的一群人,被忽悠着只看到高高的回报率; 不做项目背景调研、不做尽职调查,更别说讲求什么背后的技术逻辑了,把自己投的钱,完全依赖于所谓朋友的人品上,这意味着,刚进去就注定了被收割的命运。

那好,既然已经清楚是怎么回事儿了,下次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并没有。同样的地方,跌倒一次,再跌倒。被骗一次,再被骗。光看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因为挨打的贼都不讲话。

所以,每一个亲爱的你们,在确定投资之前,请记住李笑来的以下忠告:

首先,不要参与传销。如果你不身处核心区域,那么你估计就是被撸羊毛的那个。为什么呢?主要就是因为这事儿不阳光。虽然说传销不一定是庞氏骗局,但大多数传销还真就是庞氏骗局。识别庞氏骗局方式只有一个:

你作为投资者,加入之后的收益,是否完全依赖后来者的加入。

庞氏骗局本身是不可能产生利润的,于是,它只能通过不断拉人头充血,直到有一天,实在没有新血了,就轰然倒下。

其次,做投资最重要的一个品质是什么?一句话:不是我的我不要。这真的是个很难得的品质。如果李笑来当时买了很多狗币,如今也可以赚很多钱。为什么不这样做?因为,”那不符合我的投资原则。所以即便后来它涨了,我也不会后悔。因为那本来就不是我的东西。”

最后在这里,推荐一个老猫介绍的网站。在确定投资某个区块链项目之前,可以登录https://coinmarketcap.com/ ,搜索项目的名称缩写。如果它就在这个表单当中,那么它至少不是传销。排行前二十的代币,风险相对小些;如果连这个表单都没有上,那么需要很小心,因为它很可能是陷井,几乎没有投资价值。

玉环飞燕皆尘土

在2018 年过去的几十天里,李笑来天天都在跟项目方说着差不多的话:

“这是个事实上更为严格的世界,千万不要给一着急就自己套上枷锁。尤其不能因为着急而给自己挖坑。”

不要羡慕骗子赚到钱了 —— 你什么时候看到骗子赚钱困难的?可事实上,区块链世界里的“赚钱”已经比其它平行世界里容易太多了,何必贪心?不走到一定地步,人们很难理解这个事实:“作为一个正常人,消费能力事实上非常有限,根本花不掉那么多钱的!”

为什么要为那些自己花不掉的钱抛弃自己的信誉,抛弃自己的未来?尤其是还有那么长远的未来?不值,真的不值。

入戏太深的“上官凤笠”怒斥办案人员

我不禁联想到最近出的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近期,一个名叫“上官凤笠”的人自称国务院参事、将军,牵头组织“幸福大中华”,声称该组织“接受国务院直管,现面向全国招收会员”,收取“会费”。直到戴上手铐之时,“上官凤笠”依然沉浸在假冒的角色之中,入戏太深,无法自拔,对办案人员怒斥“你算老几!”

骗子的特性往往都是一样的,被骗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币圈里的“上官凤笠”们,不也是面对着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道貌岸然的手捧白皮书羊皮卷牛皮书,反复演练,以至于入戏太深,自己都能被自己感动哭么?有句话讲得相当到位,那就是:“用一件玉洁冰清的理想做外衣,去遮盖自己欲求不满的功利心,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然而,没有人可以只靠忽悠风光一辈子。你可以做个排版很漂亮、术语堆积如山、晦涩到别人看不懂的白皮书,但你终究要落地,终究要拿出东西给人们看

—— 只要其中有那么一两个聪明人足以…… 有一天水落石出的时候怎么办?等到“水落石出”需要多久?谁也不知道,但,趋势上来看,会越来越快。

长则几年,短则几天。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涸泽而渔,可能毁掉区块链整体行业这一锅好汤。送给那些没有信誉的项目方一句话:“不说谎不作假不作恶不装逼。这世界,比你想像得要聪明。”

有意思的是,我之前在百度上搜了很久,最后发现这句原话居然出自“一块听听”的运营手册里。 没错,这还真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团队的起码原则。

无法比有法更可怕

权利下放的时候,几乎肯定会出现权利滥用。狂热中的人们,可能马上会有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 。“无法”比“有法”更可怕。逻辑上来讲,有法可依,你还可以“合理辩解”、“合理回避”;然而,在无法可依的时候,你随时可能被误伤。

事实上,世界各国正在开始比特币监管的措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韩国,包括中国,都开始了相应监管举措。

完善监管举措是个利好消息。坊间传来的韩国正在寻求打击加密货币市场,反而促进了近期比特币市值的反弹。从长远来看,公司需要有规定,来确保法律上的稳定性及明确性。有了成熟高效的监管体系,才能使用户和机构客户放心投资。

据悉,美国政府正拟通过大型商户采用加密货币的申请;亚利桑那州参议院也通过了一项法案,将允许居民使用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缴纳所得税,下一步将由州众议院审议相关法律,这无疑会提高数字货币的实用价值。业内人士指出,政府新规的制定,将是比特币发展的分水岭时刻,很可能,法定货币效用的合法化就在不远的将来。

正如李笑来所讲,时代进步,最重要的体现就在于:好人赚钱更多了,或者,好人赚钱更容易了。而区块链给个体赋能的效用是最大的,也就是说,在这里,做个好人真的赚钱更多,真的更容易。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仔细想想罢:做个好人,是时代的恩惠。

参考文献:

1、李笑来《区块链世界简明生存指南》

2、老猫  《从零开始了解区块链资产投资》

3、李笑来《关于区块链世界的严格》

4、李笑来《别整天拿去中心化说事了吧》

5、Crypto Blockchain Research : <Bitcoin Set For Sustained Rally Seekingalpha>

6、Jameson Lopp : <What the Data Tells Us About Bitcoin in 2017>


本文为听听团队郭春的原创文章,未经“听听区块链”授权,不可用于商业用途(转发朋友圈当然可以)。

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公众号“听听区块链”(ID:tingtingqukuailian)后台或添加微信:tingting_qkl。关注公众号“听听区块链”,获取更多权威接地气的区块链解读!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