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Refiner

人工智能之谷的迷思一一何帆《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第三期解读

Refiner  · 简书  ·  · 2019-08-10 07:33

上一期解读说到第一个变量参数是大国博弈,现在正在进行了。


人工智能之谷的迷思一一何帆《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第三期解读

工业革命先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变革,随之引发了激烈的社会震荡,但最终走出了这段“死亡谷”,进入一种新的均衡,并给整个社会带来财富的涌流。不要忘记,在这段时期,曾经爆发过工人运动、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一次次洗牌,一次次淘汰。如果身处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即使你能预知再过30年世界经济会进入稳步增长的黄金时代,这个消息可会让你在破产的时候感觉更好受一些?

在人类历史上,人工智能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冲击力可能是一个量级的。人工智能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极大飞跃,也会导致大批劳动者失去工作。根据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未来可能有4亿个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替代。人工智能会带来财富的涌流,但技术进步的利益会更多地流入少数人的钱包,大部分人并不会分享到更多的回报。

何帆老师说,他看到的第二个变量是技术赋能。但是我认为技术赋能最终实现的就是人工智能。

这个变量背后的逻辑是: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个市场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有当技术的性格和市场的性格匹配起来,才是真正的佳偶天成。

我们看到的小趋势是:有些新技术在看起来离新技术最为遥远的领域找到了广阔的应用天地,并能通过为普通人赋能将这种潜能进一步放大。

新技术有了市场应该才有价值,假如超人就出现在眼前,但是不产生任何应用,那也是何无价值的,不会形成大国争夺的对象。

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个市场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有当技术和市场投缘时,才能擦出火花。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才能看清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到底会对未来产生多大的影响。决定未来新技术影响力的不是其技术先进水平,而是其能够发现的应用场景。

促使美国成为工业大国的革命性技术创新并不是发动机这样的核心技术,而是流水线这一应用技术;美国之所以出现流水线,是因为这种技术的性格恰好与美国的市场性格匹配。

那么,我们能够从工业革命时期的这段历史得到什么启示呢?我们会发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推动中国经济崛起的并不是核心技术,而是应用技术;中国在选择应用技术的时候,应该寻找与自己的市场性格最为匹配的技术。

对于何帆老师在《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书中提到的其它诸如“第三个变量:新旧融合”,“第四个变量:自下而上”,“第五个变量:重建社群”等小趋势分析均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在此不再细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书的内容更加具有意义。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拉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超人出现,智人终结,无用阶层固化。但这种迎接超人的到来的小趋势看来还没有产生,而我们更看好的小趋势是技术赋能,我们今后面临的是“人工智能之谷”。如果我们能够跨越“人工智能之谷”,就一定能够登上另一个山巅,看到更壮观的前景,但如果我们不能齐心协力,“人工智能之谷”也有可能变成另一个“死亡谷”。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超人隐隐约约地在向我们招手,可惜全世界都还没有准备好如何迎接它,还在相互倾扎、文明冲突。难道要让超人来重建我们的世界秩序吗?

人类的智慧产生于命运共同体的社群中,社群的画风千差万别,但对重建信任和亲近关系的期待是共同的。

越是在灰暗的背景下,这种重建社群的努力就显得越鲜亮。这个世界并不会越变越糟,但通向美好生活的道路是由一粒粒砂石铺就的。我相信重建社群在未来会成为影响中国的深刻变量,因为我相信:社会发展的剧情经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转变。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无法阻挡世间的洪流,但可以让身边的小环境变得更有尊严、更有趣味。“人文主义之岛”、“数据主义之岛”并不是孤岛,而是群岛。很快这些群岛上的灯光就能连成一片,让相邻的岛上的人们能够彼此相望,感到心安和温暖,同时也能慰藉那些依然在海上漂泊,在迷茫、冷漠和不解中挣扎的孤舟。


重建社群在未来会成为影响中国的深刻变量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