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卯冬

笔记篇之和鸣

卯冬  · 简书  ·  · 2020-09-27 10:38

昨晚上学《诗经》,还是那个借景抒情的专题。郑教授谈到《诗经》里起兴的几种情况,一说是兴而比;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起兴中包含着比喻,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歌实际上要说的是君子思慕淑女美人,但前面来了个起兴,用什么做兴呢?用的关关雎鸠,关关的意思是呱呱,关就是呱一声,关关就是呱两声,颇有一唱一和的味道。雎鸠是一种水鸟,传说这种水鸟从来是出双入对的,要是一对中其中的一只死了,另一只也会不吃不喝,过不了多久也会随着死去。这又让我想起曾读余华的一本书里的内容,说是《山海经》里记录的一种鸟,叫蛮蛮,蛮蛮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比翼鸟,它们也是成双成对的出入。这里这个比而兴就是说当时人可能是用雎鸠这种水鸟来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渴望像关雎鸟一样与心中女子出双入对,能够相好。

第二种叫“廋”。廋有点像我们说的诗歌里的意象,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比如说闻一多先生经研究发现诗歌里的“鱼”,多和求偶,爱情相关。《诗经》中的例子就不作列举了,这里于我的启发是,单纯字面意思下的隐语我们应该多多涉猎,而不能随便给一首诗,一个人定性。

换言之,“最好的价值观在于延迟判断。”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