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莉莉分

好好说话,别让暴力沟通毁了你

莉莉分  · 简书  ·  · 2018-12-10 23:52

01

作为一个职场妈妈,自从女儿上幼儿园之后,我的早晨就变得异常忙碌。因为我不仅要拾掇自己,还要给孩子穿衣梳洗。

早晨七点,闹钟响了好几遍,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起床。一般情况下,我起床时就会把叫醒女儿,趁她喝奶,我洗漱,尽可能地把早上的时间统筹安排好。可是,最近天儿太冷,大人都想赖床,孩子也会贪恋被窝的温暖,女儿被我叫醒后哭闹起来。

没办法,我只好转移她的注意力说:“崽崽,想不想看外面下雪了没?”

带着这个好奇,我抱她到窗前,孩子终于停止哭闹了。

然后我自然地引导她清醒过来,为她穿衣梳头,准备好上学的物件。

时间临近八点,因为上班路上还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这已是我出门的deadline了。我冲着还在床上的孩子爸爸叫道:“快起床,八点了!早点送孩子去幼儿园。”

孩子爸爸没有反应。

“爸爸,快起来!我要去上班了!孩子一个人在客厅玩儿呢!”

依然没有回应。

其实我知道他醒着,也没有抱希望他立即起床,就是想他在态度上积极响应一下。

联系到近日孩子入园几乎是踩着最后的时间点才到的,我有些恼火。

“既然要那么晚才到幼儿园,我又何必每天那么早把孩子叫起来呢?每次都这样,从不为别人想想!……”我一股脑儿冲着爸爸说了一大堆,把所有责任都归咎到爸爸的拖延问题之上。

可能我语气重了些,孩子爸爸回嘴了:“不用你管,我自有分寸!”

听着孩子爸爸不耐烦的语气,我在门口停顿了一下,和孩子道别。

女儿问:“妈妈,你是生气了吗?”

“是的,妈妈生气了,生爸爸的气了。”

“为什么?”

“因为爸爸是个王八蛋!”我气鼓鼓地说完之后上班去了。

02

这是我们在送孩子上学事情上发生的争执。当然类似这样的情形还有很多。

冷静下来想想,其实我们双方都没有大错,只是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

前段时间我看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译者曾在前言中写道:“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这或许是暴力的蝴蝶效应吧。

我曾因为上班路远迟到被领导批评,所有现在每天早上都紧张兮兮的。我的内心本就失去了宁静,加上在家得不到孩子爸爸的积极支持,因此我口出恶语说了伤害孩子爸爸的话。

非暴力沟通倡导在对话中要专注于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可以说这是非暴力沟通的基本要素,让对话成为一个良性的互动。

孩子爸爸因为最近熬夜看书、加班,加上身体感冒,希望多休息一下,但他不回应不耐烦,让我感觉到自己的需要和请求被忽略,因此沟通出现了障碍,矛盾激发。

由此可见,一个小事情,因为沟通不到位,可能让对话的双方都很暴躁。

03

日常中如何避免这样的无效沟通呢?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也给了我们答案。在书的附录中,提到了非暴力沟通的两种模式。下次你遇到沟通不畅时,或许可以尝试如下改变。

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比如,在学生的家长群里,老师发布了一个通知,并在后面附注说有问题可以私聊。

但是有一位家长就在群里直接发问。

问题一出,其他家长你一言我一语,老师根本不知道先回复谁。

后来,老师找到这位家长说:“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可能是我个人的偏好,群聊容易出现回复漏掉的情形,如果您以后有问题,建议咱们还是私聊。”

“我是考虑到其他家长也可能会有同样的疑问。”

“您的出发点是好的,也考虑得很周到,我稍后会把你的问题解答在群里补充知照一下。”

这场对话中,老师一开始就说明了自己处理问题方式的偏好,她没有指责家长破坏群规则,进而解释单聊是怕漏掉个别家长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沟通,老师也知道了家长的初心。这样一来,家长和老师都得到了有效的信息反馈。

诚实表达自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批评或指责

河北姑娘飞飞嫁到了长沙做媳妇。因为到了孕后期,婆婆搬过来一起住。

她的婆婆是个重口味,无辣不欢并且做菜多油高盐。这让飞飞很难适应。

有一次吃完饭,飞飞问老公:“你觉得今天咱妈做的菜味道怎么样?”

“怎么了,你是觉得不好吃吗?”

“好吃,就是口味太重了,这样只怕会对小宝宝不好。”

“我抽空给她说说。”

过了几天,婆婆果然改变了做菜风格,口味更适合孕妇了。

飞飞婆婆接到反馈后,不但没有不开心,反而还去征求飞飞的意见,喜欢什么口味,荤素怎么搭配,等等。

对于一个老人来说,这个改变挺难的,毕竟她已经在本地生活了六十多年了。

这让飞飞觉得自己很受重视,婆媳的关系更和谐了。

04

言语是一把利剑,指责、嘲讽、否定,我们经常脱口而出,但带给听者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是难以估量的。无心的语言暴力会导致误会,有意的语言暴力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敌对,甚至酿成大祸。

生活不是辩论赛,非要争个冠亚。好好说话,别让暴力沟通毁了你、你的家庭、你的事业、你的一切。和谐相处、更有趣地生活,才是我们最后的征途。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