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学科思维导图张维

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学科思维导图张维  · 简书  ·  · 2018-10-02 17:58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朝初年时的文学家,诗人。24岁获赐进士及第,初为地方官吏,曾多次上书论政;博得武后重视,被召进宫任谏官右拾遗,后受排挤打击,辞官还乡。陈子昂的诗风独特,清新豪迈,现实意义强,有揭露官场奢侈残暴的,也有表现忧国忧民的,还有寄托自己忧愤的。有《陈子昂集》存世。



译文:

向前望,哪儿有古人的宏图霸业;往后看,何处寻继往开来的伟杰英才。

想到广阔天地的无穷无尽,我不禁黯然神伤,热泪纵横!



赏析:

诗人随建安王武攸宜征讨据营州叛乱的契丹,可平庸无能的武攸宜却听不进积极进取的建议,诗人郁郁不得志,在登古燕都遗迹幽州台时,想到先贤的举措,遂抒发了内心的感慨,表明自己的耿直与爱国情怀。

第1、2句写登台遥想。时空跨越千年,诗人是怀心事而登台的,面对挥刀的叛敌和无能的将帅,自己却壮志难伸,自然心中感慨万千。以先贤们礼贤下士、知人善用的风度与眼下武攸宜的平庸又拒谏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又回到现实,希望有来者出现改变现状,但也是空想。仅用10个字,立意集中,手法精当,一个忧时忧国的爱国志士形象立刻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3、4句写放眼后的悲戚心情。诗人放眼看到宇宙的无边无际,想到历史的悠长辽远,眼前却是空落寂廖。力挽狂澜者难寻,更让诗人思绪难平,再想到自己虽有良策,但壮志难伸,只能是以泪洗面,而这泪也并非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制服叛敌,诗人的博大情怀也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思维导图:


学科导图  张校语(张维)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