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姜言姜语

吃冰棍的那些日子

姜言姜语  · 简书  ·  · 2019-07-29 16:22

       消失了多年的冰棍,近来又在小城里出现了。我远远的观看,并没有一点儿想吃的意思。这些冰棍是什么原料做的,更是不得而知。我是不敢享用了,但还是见到很多上了年岁的人,卖来品尝,估计也是在找从前的感觉吧!看到这一幕,让我羡慕的不得了。冰棍也应该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和象征。在我童年的时候,吃的冰棍有白砂糖的、红砂糖的,后来陆续的才有了豆沙的。

       那个时候冰棍也就几分钱一支的样子,卖得最贱的,用糖精兑水做的冰棍也就二分钱一块,豆沙的好像也只有五分钱。但即使这样,冰棍也是不常吃的。记得那时生产队里的工分也才值几分钱,吃块冰棍只管凉可不管饿,吃了冰棍就没得粮食吃了,权衡下来,到底吃冰棍是不划算的。当然了卖冰棍也是那个年月商品经济的主要产物,食品厂还专门做冰糕,副食品商店设专门的柜台,再后来大街小巷也有了卖冰棍的了。他们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推着平板车,沿街串巷吆喝。大热的天,看到冰糕在箱子里用厚厚的棉花严实的包裹着,还感到不可思议,到了上中学的时候,才知道了皮袄包冰不化的道理。估计当年那些人,应该算是经商下海的先驱人物了吧!

       上小学的时候看过一部叫《黑三角》的电影,卖冰棍的老太婆还以此为掩护传递情报,被我公安人员破获归案哩。老太婆神秘锐利的眼睛,在我年幼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看到卖冰棍的人,就莫名的有点儿不好的印象。特别是那些个神情猥琐、又探头探脑的人,总把它们归类到特务、间谍之流,更有很多的时候,也想学着《小兵张嘎》里嘎子的样子,掏出自制的小木枪,对准卖冰棍的腰眼,大声喊道举起手来,交出胶卷!但终未敢向前,唯恐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在想起来时常会兀自发笑,笑自己的年幼无知。

       后来冰棍消失了,代替它的是各种雪糕、冰激凌等等。再后来有了冷饮店,咱没到里面去过,不知道冰是怎么个饮法。还听说有一种叫炒冰的,咱也不知道炒的冰是个什么样子。冰棍是消失了,冰还在,但这个冰早已不是那个冰了,你看那些个公众人物,可不就是毁在这“溜冰”上了吗?

       也有人说:冰棍并没有消失,你看冰棍的段子这不是还在吗?是啊!十冬腊月吃冰棍儿—里外凉。三九天吃冰棍儿—凉透了。屁股里插冰棍—凉了半截。暖瓶里装冰棍—没话。奶油冰棍—俩色俩味的。六月天吃冰棍—凉在心上了。腊月里吃冰棍—手凉脚凉心更凉。怀里揣冰棍儿—一下子凉到了心。吃了冰棍烤火—表面热火心里凉。吃冰棍烫死人—太玄了。吃冰棍舍不得扔棒棒—小气鬼。做冰棍搀沙子—寒碜。嘴里含冰棍—讲风凉话。炸油饼的卖冰棍—冷热结合。看看,你还能记住几条?

       最近一位老友让我看了一段某大款吃冰棍、穿布鞋的视频,说是从容自信,我不敢苟同。想想我们年轻的时候,光着膀子,赤着脚丫子,吃着冰棍,那才叫从容自信,吃了这支没那支,身上要是还不够凉快,村里还有个水塘子避暑。恐怕这些穿布鞋吃冰棍的人,给外人的印象是自信从容,内心可能早已是五味杂陈、翻江倒海了,也未可知哩!

        有人说:回忆是从味觉开始的,这一点我倒是认同。不妨咱也就从这味觉开始回忆吧!

        2019年7月29日 老姜不辣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