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燕南枝
一杯清淡耐品的闲茶 一朵雅致素净的莲花 点到为止 留白是最好的结尾
今天看啥  ›  专栏  ›  燕南枝

【你是最好的自己】青春里的情观

燕南枝  · 简书  ·  · 2017-07-11 08:53
图片发自简书App

收到简书送的书,我依旧很兴奋,这次的兴奋不仅在拆包裹的喜悦中,更兴奋在自己选的书如期而至,橘黄色的封面蕴含着青春活力,充满朝阳,扑鼻而来的书香,精美巧致的插画,对于一个小画迷来说,无疑吊足了胃口。

因一本书爱上了清新的插画,不能自拔,纵使意境还未深远,但至少曾拥有过;因一本书认识了一个人,疯狂的关注他的微博,公众号,不为别的,只为你值得我这样做,你让我的付出变得那么地顺理成章。

有人常说,青春无所畏惧,年轻就是资本,我还年轻,挥霍得起,在一次次的受挫中,一次次的颓废中,日渐消瘦,沉醉消沉不能自拔,总以阿Q精神胜利法来麻醉自己,"我只是放松一下而已","我只是累了而已","没事,依旧还有"和"呵呵,他肯定不是故意的"等等话语,来说服自己,最后的最后,硬生生地让刺猬拔掉了自己身上的刺,让自己的伤赤裸裸地不留余力地显现在别人的面前,这种没有棱角的思想,驯服了一批又一批的“僵尸粉”,可最后的最后,都不能怪谁,因为你我都没有错,只是时间让我们变得更加疏远,远到从未想过要以这样的方式来结束我们俩的回忆,时间让我们更加遗忘,遗忘了曾经的疼痛和当初的幸福感。

而且,我们正年轻,也正彷徨,也正如刘同的一本书名:谁的青春不迷茫,青涩的脸庞,青涩的记忆,未知的太多,而好奇的也太多,青春注定就是一场风后的一场空,空空的来,也空空的走,最后连回忆也逐渐消空,青春来的 太快,就像一场龙卷风,让人措手不及,就已经接近尾声,而时间更是对记忆最浪漫的虚掷。


一    爱情篇


*爱*

多么抽象的字,抓不住实体,感受不到温存。“爱”走了,心空了,只剩用记忆来回忆青春时代的“爱”。青春时代的“爱”也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把“喜欢”慢慢叠加之后,价值提升的“爱”?青春时代的爱往往成为他们成长的牺牲品,最后,他是你的生活背景,而你却是他的甲乙丙丁。

同时,有人曾说过,爱情真的是最坏的发胖甜品和最好的减肥苦药。爱情可以给人希望,也可以给人绝望,说过的誓言,做过的事,既可以是未来的美好回忆也可以是以后痛苦的根源。你说,喜欢一个不喜欢你的人,就意味着一场漫长的失恋,它不能靠转移注意力或者看一些喜剧片冷笑话来排解心伤。这本是一道带走有不甘心的算术题,除了靠时间运算,在那堆加减乘除里,根本找不到简便算法。而你却不知,一辈子总会爱上不爱你的人,也总会被你不爱的人爱上,而这些所谓的事与愿违,都是人生。

正如,爱上不该爱的人,注定是场马拉松赛跑,纵使跑过了自己也跑不过时间,那种爱,你承受不来,那种人,你靠近不得,若爱地撕心裂肺,而世界上,每当单恋上一个人就是一次画地为牢的过程。苦思冥想中恍然,所谓的单恋,不是他不喜欢你,他只是不够爱你;不是他不想改变,只是你还不够他为你改变,总言之,期待喜欢的人给予的回应,却又害怕喜欢的人给予的回答。这种矛盾的思想,与其把时间消磨在一个听不见你声音的人身上,不如,把那些甜言蜜语说给懂的人听。不求你的100分理解但求你50分的贴心护理。或许,我不够完美,但足够值得你爱,值得你回头找我。


*他不是你喜欢的那种人,却是你喜欢的那个人*

喜欢是种很奇妙的感觉,在恋爱前,对未来的另一半充满了很多构想,而当那一刻来临时,却发现他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而自己也忍不住“将就”,遇到他之前的,高富帅,和遇到后的,矮胖挫,而自己却义无反顾的爱上这种感觉。

正如王家卫的电影说,其实爱情是有时间性的,认识得太早或者太晚,结果都不行。如果我在另一个时间或空间先认识她,这个故事的结局就可能不一样。


二  友情篇


友情,亲情,爱情人生必不可缺的三种情,你以为你可以舍弃任何一种时,其实,当你有这种想法是,你就已经“输”了,纵使你物质上多丰富,你精神上已是极度的空虚,输的一败涂地。

我的出生,注定就连接着浓浓的亲情,若没有它,我何以存?爱情的初级版,就像人生的调味品,丰富多彩,让你每天都能尝到酸甜苦辣咸,让你欲罢不能,让你狠狠地依附着它。经过时间的摧磨,爱情的升级版就悄无声息地不知不觉地来到你我身边。你有你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我有我的琴棋书画詩酒花,生活遇上爱情,人生就变得如此美妙。

人从来就不是一座孤岛,人一出生就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朋友就是我们的成长伴侣,人生最幸运的事情就是,我的成长一路上有你们的陪伴。一声声问候,一滴滴泪水,一阵阵欢笑,一次次陪伴。人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将你看得很重要,对于那些“大多数人”,我们只需简单优雅地忘记他们,祝福他们。而随着我们心智的成熟,我们会在生活中学会比较和挑选适合的人留在自己身边,我们的热心肠,善良和谦卑,都会变成她们同等的尊重与回应。

我们时常感叹到,曾经与发小两小无猜,形影不离,如今就形同陌路一样,纵使相逢,两颗心早已越走越远了。思想也渐渐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她的眼里她的世界就只有她生活的“一米之内”。尝试与她回忆美好童年记忆,却发现你我在成长过程中感觉丢失了什么一样的,述说着往事,就像播报员在严肃地插播一条新闻,心静的没有泛起半点涟漪。感觉在诉说着“别人家的故事”,而自己与你早已不在同一个圈子了。你在你的圈子里别来无恙,我在我的圈子里一如既往,只是,岁月让你我的交集越来越淡,越来越小了。

正如,时间把人划分成一个又一个圈,只有永远和你站在同一个圈子的人,才能成为你可以守护一生的朋友。

青春,如期而至,敏感的青春,在乎的人,总是太多,你的在乎,出买了你,当你在乎的那一刻,也就是在潜意识里认同的那一刻起来,你就接受青春的洗礼。从你认同自己是最好的自己的那一刻,你思想的定义,就没有最好的真朋友,也没有最差的假伙伴。真正的朋友就像每天早上的闹钟,即便你对它又爱又恨,可就是离不开它。同时,真实深厚的友情从来就不需要热闹的假象。你我早已心照不宣,何须假装?

                                      --------致你•我•她•他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