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铁塔行云

榆树皮面既能救命又能成就美食

铁塔行云  · 简书  ·  · 2020-11-06 08:17

榆树皮能吃,能吃的是剥去外边褐色硬皮的白色内皮。吃的时候,演先用石臼将榆树内皮捣成碎浆,然后掺进面粉加水揉成面团,一般是擀成面条食用。榆树面非常粘,不好消化,不能多吃,一般是和高粱面和在一起擀成榆树面面条,如果煮成粥,因为有了榆树皮的加入,一碗不太稠的面糊可以黏到一口一个完整的长条扯不断一口下肚。

榆树,民间又称其为救命树。中原农村过去讲究在房前屋后种上几棵榆树,就是因为榆树的这个特点。平时可以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吃榆钱儿吃嫩叶,即便是富裕人家也要尝个鲜儿。荒年,一棵榆树就是一个救命的粮仓,叶完全无毒,可以吃;皮,无毒,可以配点粮食野菜填饱肚子;甚至榆树根刨出来,也能再搜刮出来点可以吃的气和根啥的。榆树皮面,现在仍然有人会间或吃一点,而且是当作美食来品尝的,和荒年时吃榆树皮面的原因完全不同。好像有个地方还把它当成了特产美食来作为吸引顾客的卖点。

还有榆树的木材,一般不堪大用,因为长到一定年头,榆树会长出疙疙瘩瘩的树瘤,俗称榆木疙瘩。榆木疙瘩特别坚硬,导致榆树木料很难开出来像样的板材。民间形容一个人脑袋笨为“像榆木疙瘩一样”,就是这个原因。但也有拿榆木板做门板、做箱子、做床框的。

同样是榆树,品种也有不同。我家一棵大榆树的枝条绵软,就像垂柳一样低垂,不像多数榆树枝条是较为挺直的。

(如此之巧,昨天刚说了关于榆树皮能吃不能吃的问题,今天就看到了电视上刚开始播出的《冀之味》第一集,这部纪录片介绍的第一种食物就是申家饸饹,申家饸饹的秘诀,就是加入了榆皮粉。)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