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官方账号。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现场新闻、原创新闻报道的大本营。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新华社

评论区“哭穷”成功了,然后呢?

新华社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2-25 08:1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年轻人如何应对互联网商业平台利用大数据算法实施差异化定价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年轻人采用反向驯化的策略,如伪装成新用户、清除浏览记录等,以获取更优惠的商品价格。然而,这种策略虽然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难以改变算法规则,且可能引发算法的更精准推送。文章呼吁商业平台遵循基本的商业伦理和法治精神,不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并强调平台应读懂消费者的情绪表达和权益诉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年轻人采用“反向驯化”策略应对大数据杀熟现象。

年轻人通过伪装成新用户、清除浏览记录等方式来躲避算法追踪,以获得更优惠的商品价格。这种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难以改变算法规则。

关键观点2: 网友的“赛博哭穷”体现了对恶意算法的反感和无奈。

消费者在面对商业平台的差异化定价时,感到不满和无奈,通过留言、更换账号等方式试图影响平台的算法,以获取更好的待遇。

关键观点3: 商业平台应遵循基本的商业伦理和法治精神。

文章指出商业平台不应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并呼吁平台方读懂消费者的情绪表达和权益诉求。同时,相关部门已经重视算法引发的乱象,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治。


文章预览

记者:尹思源 面对“大数据杀熟”这一互联网顽疾,年轻人最近发现了其中的“bug”。 有的人在评论区留言“哭穷”,匿名隐身或者更换账号,就能刷到“9毛9的咖啡”;有的人在互动区吐槽“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不久就买到了便宜几百元的机票;还有的人对着手机说“这个软件爱‘杀熟’”,删除后重装,就会领到意想不到的优惠券…… 针对“大数据杀熟”,年轻人“见招拆招”式的针锋相对,被网友自嘲地称为“反向驯化”。这波反向的“驯化”操作,能起多大作用尚未可知,但年轻人用“小聪明”应对“大数据杀熟”,体现出对恶意“算法”屡禁难绝的反感和无奈。其中蕴含的情绪表达和权益诉求,平台方应该读懂,应该有所行动。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商业平台利用大数据算法,分析用户的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