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蛮布证经

一条兵法,两个故事,三个人物

蛮布证经  · 简书  ·  · 2019-03-21 20:53

孙子曰:涂有所不由。

背水一战与马革裹尸中相似的情景,不同的结局

一条兵法:涂有所不由

两个故事:背水一战、马革裹尸

三个人物:韩信、马援、耿舒

“涂”通“途”道路的意思。有的道路险阻,恐有埋伏,所以不走。但是兵法前面还说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正常行军是不走险途的,如果条件发生变化那就未必不能走了。

背水一战之前韩信要带领军队通过一段及其狭窄的山谷,如果当初有人埋伏,我们今天可能就听不到韩信这个名字了。

“马革裹尸”的来历就和马援有关,一次马援和友人的对话中谈到:“如今匈奴未灭,我将继续北伐,好男儿就应该沙场立功,马革裹尸,怎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他最终的归宿,也如他口中的一样“马革裹尸”。虽然马援一生建功立业,功勋卓著,但是人生最后的一战却是因为选择了水流湍急的水路,而导致全军覆没。

韩信去攻打赵国,途中要经过井陉口,挺名字就能知道,此路狭窄,只能容一辆运粮车通过。当时赵国的广武君李左车向大将陈余献计说,韩信一干人等一路攻城略地,无往不胜,现在正士气高涨,锐不可当。但是他们千里送粮,又要经过井陉口,军队必然逶迤数百里,运粮的军队势必远远落在后面。希望您给我三万精兵寻找隐蔽小道,前去偷袭他的粮道,您在前面高筑营垒,到时候,他们前方无法进攻,后方又没有粮草接济,不出数日他们的人头就能送到您的账下。

陈余自视甚高,想我拥有二十万大军,他们区区几万,还用得着使什么阴谋诡计吗。于是没有采纳这条建议。韩信正在犯愁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是喜出望外,心中直呼“天助我大汉也”!于是这才进军井陉口。

东汉初年,西南蛮夷叛乱,派了几波平叛大军未果,马援主动请缨。马援和副将耿舒刚到便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但是并没有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些主力反而进入了深山老林不见了。为了彻底平叛,他们决定直捣敌人的老巢,但是如何去却有了分歧。

现在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陆路,远,但是安全。二是水路,水流湍急,快但危险。马援决定速战速决,选择水路;副将耿舒则认为水路太过凶险,还是陆路为好。两人相持不下,但谁是领导谁说了算,于是走了水路,最后的结局就是马援的军队因为被敌人发现,无法上岸,加之瘟疫流行,所属部队,近乎全军覆没。

任何决策的背后,都是决策者的“个人需求”。

水路近也危险,这是马援和耿舒都知道的事实。为什么选择却完全相反呢?如果你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大家有不一样的想法这很正常啊。确实,但是如果用“个人需求”来解释的话就显得非常合情合理了。

当时来平叛的军队已经来了三波了,都是以失败告终。皇帝本不愿意让马援来,觉得马援老了,是马援再三请求,在获得了这个机会的,所以马援非常珍惜这个机会,珍惜的办法就是尽快平定叛乱,尽快平定叛乱的方法就是顺流而下,哪怕随身碎骨,哪怕拼上这条老命也在所不惜。目的就是尽快平定叛乱,这是马援的个人需求。

耿舒呢,则不然,他还年轻,之前已经有了一次胜利了,接下来只需慢慢的到达敌人的老巢,再将其剿灭即可,况且自己的哥哥在朝中位居要职,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实在是犯不着为了更快一点的胜利而冒生命危险。所以走陆路,徐进、安全才是他的“个人需求”。

网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孩子怕笨,男人怕穷,女人怕丑,老人怕死”,这些都是基于个人需求。但是需求归需求,有时候还要看看这条路是否行得通,很多人都喜欢正快钱,但是根据多年研究发现,那些因中彩票而获得快钱的人,很大一部分都后悔当初中了大奖。

有需求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获得,如果太着急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可能会像马援一样适得其反。有时候适当的克制,延迟满足,不是不去满足需求,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需求,记住“涂有所不由”。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