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雷宝珠

多少中国家庭的小秘密,埋在拆迁居民楼里

雷宝珠  · 豆瓣  ·  · 2019-03-31 09:30

首发看客。这是我自己的版本。

两个月前,我去南宁的老街区闲逛拍照,发现一处即将拆迁的废弃居民楼。残破的墙壁写着红色的“拆”字,直觉告诉我房子里有宝藏。趁着四下无人,我溜了进去。第一次进入废楼的感觉太奇妙了,像打开了时光宝盒。小心翼翼地踩着别人曾经的私密空间有一种窥伺的隐秘快感和探险的刺激感,像做贼。

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和探索拆迁居民楼。

相比废弃的工厂、学校,拆迁居民楼有更多人类生活的气息,房间里的生活痕迹是丰富的人类行为标本,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每一家的房间格局布置都不一样,每扇门都充满着未知的诱惑,满地狼藉都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拆迁楼外观

进入废楼:

我通常是从离我最近的一家开始逛,从客厅、房间、厨房、卫生间到阳台,尽量仔细地去发现和寻找空间里遗留的物件和讯息,从那些物件里推测房子主人的年龄、工作、经历、生活习惯等等,这是我的逛废楼的乐趣之一。一旦自己的推测得到了证实,我就很有成就感。有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储物柜跟我家的一模一样,我也会很惊喜。

这些废楼平时没人注意,仿佛不存在一般。但它们不但存在着,还有很多可挖掘的故事。

这是我去过的废楼里最厉害的一家,也是遗留物最多的一家。我前后一共去了三次,每次都有新发现。

这一家的其中一个房间,遗留的东西最多,是这一家的精华所在。

第一次去,发现柜子里有很多90年代老照片,有各种演出活动照和美女人像,我捡了厚厚一沓。桌子上还有那么厚的老名片册,有各省各地企业单位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推测这个人来头不小,但还不确定他的身份,也不确定照片是不是他拍的。

第三次去,发现抽屉全被人拖出来了。我在抽屉里找到了一些小首饰、徽章和纪念金币(装在不起眼的小盒子里)。在一个文件袋里看到了出境申请材料,我才知道了这家人的情况。男女主人生于30年代,育有两女一儿。二女儿在广东做生意,我还发现了二女儿伪造身份出国的证件。抽屉里还有男主人的证件和名片,他是xx报的编辑和记者。至此可以确定那些美女照片是他拍的。抽屉里还有屋主50年代的结婚证书以及黑白老照片,其中有抗美援朝战士的照片。

徽章、纪念币装在不起眼的小盒子里。

我还在衣柜里一沓衣服的下面发现了色情杂志(果然!我爸妈也是把黄碟藏在这个位置)。

为什么这家人遗留了这么多东西? 可能走得太匆忙了;可能这家人太有钱了根本不稀罕带走它们;也有可能男女主人已经不在世了……

逛得多了,就发现了一些90年代中国家庭共同的生活痕迹:房间都有插在酒瓶里的塑料花;柜子里都有一个装纽扣或碎布的盒子(袋子);抽屉里都有从宾馆带回来一次性洗漱用品;卫生间一定有舍不得扔的肥皂碎片。这些从物质匮乏年代留下来的生活痕迹。

这是我逛过的拆迁楼里最喜欢的一家,四房一厅居室,空间并不大,但温馨又舒适。墙上一道绿色的墙裙,配着绿白相间的地砖,多么清丽素雅。比现在的欧式装修好看多了。大大小小的木柜家具,连那地砖我都想抠回来。

这么好看的家具都不带走,我真的很生气。

也许是由于自身的怀旧情结,觉得那时候的室内家居审美非常好。邀请大家一起欣赏:

奇异、残破的空间,裸露的钢筋水泥。

赶上了附近一栋楼在爆破,场面非常震撼。

这是一个阳台,被原主人改造成了一个封闭的小空间。存放着很多杂物。

在拆迁楼遇到的人。

一、捡废品的人。以捡废品为生的人最早知道哪里有居民楼要拆迁。我去过的拆迁楼早都被他们搜刮过好几轮了,所以很多房间里狼藉一片,有些门锁也被撬烂了,值钱的东西早就被第一批人捡走了,后来人只能捡漏。但也多亏了前面的开路者,进别人家才没那么难。

有一次在废楼遇到了同道中人!这两名初一的小朋友,他们也来捡东西。高个少年负责撬门。他还自豪地跟我说旁边那栋楼的门全是他踹的。果然英雄出少年!但他逛了一下就走了,说再不走就挨爸妈骂了。

二、废楼里住着很多无业游民。几乎每一栋无人看守的废楼里都住着十个左右的无业游民、流浪汉。也可以理解,毕竟废楼可以遮风挡雨,比睡大街好多了。我跟几个废楼里的无业游民聊过天,通常只要语气友好他们也愿意跟你聊聊。

有一个来自内蒙的大哥,四十来岁,自称流浪汉,但穿着体面又干净,一点不像流浪汉。他说他是被传销组织骗去了广西北海,由于洗脑没成功就被放了出来,然后来到了南宁。问他为什么不回家,他说都出来了还回去干啥。大哥还告诉我,这一栋楼里住的流浪汉都是比较正常的,旁边一栋楼里的住的就是一些精神有点问题的、喝酒打架的流浪汉了。

内蒙大哥的家,要从这个洞口爬进来。

内蒙大哥隔壁住的是一个新疆小哥,这是他的床。墙上的文字有点无奈。

当时新疆小哥一直在门外徘徊没有跟我们说话。我和同伴离开之后,在三个地方都看到了这个新疆小哥的身影,猜想新疆小哥在跟踪我们,可能他只是对我们好奇也可能想谋财,出于安全考虑我和同伴终止了当天的废楼探索。

还遇到一个老家在河南的无业游民大哥,50岁左右,穿着也体面干净。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房间里用简易的锅炉煮食物。我问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现在的老板都没什么良心,好多拖欠工资的,工资都要不回来。

废楼里,他们铺个席子就能睡。

在废楼里常看到一堆堆铜线,这些铜线是被他们从房子里拆出来的,可以卖钱。

被烧过的床。我猜想冬天时流浪汉在这里烧床取暖。

这种拆了一面的楼房里也住着无业游民。

废楼里的无业游民们都不知道楼房什么时候会被铲平,他们会一直住到挖掘机来的那一天。然后他们再去寻找下一处废楼。

废楼捡宝。

我已经好久没去旧货市场淘宝了,自从发现废楼有很多宝贝之后,哪还需要买二手货。这两个月我一共去了八处拆迁居民楼,进了上百户家庭,拍了很多照片,也捡到很多旧物件。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捡到钱。别人丢弃的东西在我这里是宝贝,每个宝贝都有一段故事,一份不易割舍的情感。

三毛说得好:人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做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拾荒的趣味,除了不劳而获这实际的欢喜之外,更吸引人的是,它永远是一份未知,在下一分钟里,能拾到的好东西谁也不知道,它是一个没有终止,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结局的谜。

很多人小时候都见过这种镜子。一面是镜子,另一面是装饰图案。

搪瓷杯,曾经是中国家庭的标配。内胆破了的热水壶可以捡回来做花瓶。

这种绿色编织网袋,现在又开始流行起来了。

七八十年代常见的柜门把手,有机玻璃材质,里面的花朵图案是立体的,很好看。

除了老物件,我也会捡实用性的物品:充电宝、安全套、手套、丝袜、铅笔、纸巾、熏香、钥匙环……很多都是全新的。

楼顶和阳台的植物也可以捡回来养。

捡了上千张老照片,这是其中一部分。

废楼里很多家具、沙发、衣柜还很新,有条件的也可以捡回来。我鼓励大家都去拆迁楼里捡废品,这些拆迁楼都会在几个月内铲平。这些宝贝被挖掘机铲走真的太可惜了,捡东西同时也环保,有利于资源利用最大化。有人问,把这些老物件带回家会不会不吉利?其实不会,最多也就是原主人的灵魂会跟着你回家。

废楼探索指南

如何寻找废楼。不要问我要地址,我是不会告诉你的,因为我很小气。再说了,找废楼也是废楼探索的一部分。只要心中有废楼,哪里就有废楼。平时坐车的时候别只顾玩手机,一定要眼观六路。看到墙壁写着“拆”的,废楼没跑了。看到楼房窗户没有玻璃窗框的,废楼没跑了。看到一排阳台空无一物的,废楼没跑了。现在很多城市都有旧城改造项目,多去老城区逛逛,你一定会有收获。

如何进入废楼。有些废楼会有看门人或拆迁巡逻人员。遇到看门人一定要表情镇定,举止端庄。对方通常会问我进来干嘛,我一般会举着手中相机说进去拍点照片,记录一下南宁的变迁(用标准的本地话说并适时地递烟)。这个方法蛮管用,基本上不会被阻拦。有一次一个看门大伯还对我说拍照记录是应该的。没有人看守的废楼自己找入口进去就可以。

注意事项。废楼有危险,最好结伴前往。有人看管的废楼比较安全,无人看管的废楼会遇到一些流浪汉,他们通常比较友好,但也有个别精神不正常。一个人前往的话,就会老感觉身后有人。另外的危险就来自于楼房本身了,如果房体已经塌了一半,就不要去送死了。还是那句老话,小心驶得万年船。

建议携带的物品:口罩、手套、头盔、手电筒、螺丝批、防狼喷雾、麻袋。

欢迎加入我的捡破烂团队

目前团队紧缺人才:专业撬锁人士、蹬三轮拉货人士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