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花舞间少年

武志红心理系列-反思(一)

花舞间少年  · 简书  ·  · 2019-05-13 10:56
你心中的所有疑问,我相信总能在一些书中找到答案。——阅读,找到更好的自己

中午准备午休,随意地打开微信读书,点开一本书听着,准备睡觉。

那是第一次接触到著名的心理学作家武志红的书。听了五分钟,越听越兴奋,忍不住拿起手机来,边听边读。

初读,惊为天人。我内心几乎所有的疑惑,都在那一刻找到答案。

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也只读了大概两个小时,可他的书已经在我心中的书目排行榜排进前三。第一次被震惊是读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系列,第二次是素黑的情感研究系列,这是第三次。我觉得有必要针对每一章细细品读,然后写下感想。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

——『对于多数人而言,关系越亲密,我们就越渴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对方的身上。那时,我们就是在摧毁对方的真实存在。 』

刚开始的这一段话就震惊到了我,我被深深地击中了。这正是我最近特别困惑的一件事,对于时间的困惑。我总是记不起过去二十多年发生了什么,我似乎总是站在自己的身体外面,回顾过去那个人经历的那些事,我总觉得那个人不是我,那个人对我而言是陌生的。

而每次睡觉醒来,我经常觉得周围的一切是如此陌生,好像患有记忆丧失症的病人。这里是什么地方?我翻看手机相册,原来我已经结了婚,而且马上要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可以用在我爷爷身上,他是我最亲近的人。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分文理科,从高考选志愿到大学毕业找工作,可以这么说,我的前半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这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我爷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老校长,他的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生活作风,都深深地影响了我。不幸的是,从小到大我的所有事,我几乎都没有选择权,小到吃饭睡觉交朋友,大到许多重要的人生决定。

我像是一只提线木偶,时常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着。

所以我一直也在探寻缘由,终于等到这一天,我找到了答案。


                        ■■□■■

这世界上,我们都在互相强加,强加的时候,我们还会说,我爱你,所以才这样对你。 我们以爱的名义彼此强加,而当我们自觉地按照别人的意志去行动时,我们便迷失在人际关系的迷雾中了。

关系所制造的迷雾淹没了我们,我们的内心深处,藏着太多的别人的意志。 尤其是,父母的意志,权威的意志,以及圣人的意志……

——想成为自己,就必须拨开关系的迷雾,破除掉别人强加于自己的意志。


我真的恨不能把书中的所有话都搬到这里来,呃…建议有时间的去看看这本书。

生活似乎就是如此。从阅读《万历十五年》,要知道,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法律没有健全,我们是靠道德来治理国家。而道德也非常简单,就是四书五经里的圣人言,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思想。

这便是圣人的意志,要说好不好呢?当然好,这是我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精髓。可是论对个体的影响,不见得全是好的,扬善抑恶,忠孝便是善,自利便是恶。追求的是个人在集体中的生活,对社会的贡献,而忽视个体的欲望。也就是追捧“无我”,而抑制“自我”。

这就导致明朝中后期,许多满口仁义道德的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且行苟且之事。最著名的就是张居正,年轻的皇帝想要建造宫殿,想要赏赐下人,想花钱,他拿出圣人思想教育皇上要节俭,而他自己则乘坐着32人抬着的五十平米“移动房轿”,威风凛凛,着实是讽刺。

而在当今社会,我国孩童与美国孩童的比较,也尤为突出,明显国外的孩子独立性更强。而我国人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注重他人感受,更注重自己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美国人则更注重自我。

而当今社会权威的意志,我想更多的是对成功的追捧,对金钱的追逐。这些现象太过泛滥,我就不多说了,拿肾换手机的笑话真的一点也不好笑,这是社会的悲哀。

而父母的意志,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美国著名歌星“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一个是迈克尔·杰克逊。而在中国,前段时间很火的,亲生母亲用脚爆踹童模幼女事件,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自毁或伤害别人,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我觉得作者解释了一些不合常理的反叛现象出现的原因。也让我这个即将为人父母的人深刻思考,如何教育子女实在是个大问题。个体不同于机器,教育没有从新来过的机会。

如何让孩子竖立起“自我”意识,能够勇于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畏惧逃脱,依靠父母为她做出的决定。

需要家长的放手与合理的引导。

我感到压力山大,只能不断地学习进步,提升自己。

(如果这篇文章能够引起您的思考,我希望您有时间可以完整地阅读书籍,我觉得当今社会零星的快餐文化,转头就忘了十之八九,还是有必要完整地阅读整个系列。)



                              -end-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