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刚教授团队对中国50个主要城市建成环境物质存量的研究。研究团队综合运用产业生态、遥感和地理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揭示了城市建成环境物质存量的时空规律,研究成果发表在《Engineering》期刊上。研究发现,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人均物质存量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物质存量分布存在地域性差异,目前有部分城市处于失衡状态,需优化规划。研究成果对指导城市规划、资源与废物管理、循环经济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可持续性挑战,对建成环境物质存量研究的需求。
关键观点2: 研究内容
刘刚教授团队对中国50个主要城市建成环境物质存量的高空间分辨率刻画,揭示了“集中-分散-集中”的空间发展路径。
关键观点3: 研究发现
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人均物质存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物质存量分布存在地域性差异,部分城市处于失衡状态。
关键观点4: 研究影响与意义
研究成果对指导城市规划、资源与废物管理、循环经济有重要意义,并可作为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参考。
文章预览
城市建成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居住、交通等基本服务的物理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和基础设施物质积累给城市带来了资源需求、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建筑废弃物管理等可持续性挑战。理解城市建成环境物质存量的时空规律,可以提供人口、土地视角之外度量和理解城市化的第三物理维度,也对指导城市规划、资源与废物管理、循环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数据精度和广度的局限性,目前对建成环境物质存量格局的研究多集中在区域或国家尺度,特别是不同建材(如钢和水泥)和部门(如建筑和交通)物质存量的动态变化。聚焦高分辨率单个城市内部和大规模不同城市间建成环境物质存量时空规律的科学研究尚十分有限。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刚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等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