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王
哲学家的自负+理想国的蓝图=柏拉图的奥秘,在此享受人类堕落之前所能享受到的幸福和欢愉……
今天看啥  ›  专栏  ›  哲学王

为什么日子一好过,就想回头重新强化国家的垄断控制?

哲学王  · 公众号  · 哲学  · 2024-08-21 16:5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大数据对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困难。文章指出,大数据不能弥补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同时,中国人对市场经济理解上的困难与对传统重农抑商、国家垄断的传统有关。现在改革仍须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深化各方面的改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数据不能弥补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作者详细阐述了大数据在计划经济中的作用有限,无法改变计划经济的实质性问题,如否定个人和企业的自主性和自主活动、内在动力机制问题、压抑企业家作用和创新活动等。

关键观点2: 中国人对市场经济理解上的困难与对传统国家垄断模式的影响

作者认为,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重农抑商、国家垄断的政策,导致中国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市场经济的逻辑,需要深化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关键观点3: 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不可动摇

作者强调,尽管改革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但仍需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包括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民间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宏观管理的改革等。


文章预览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000  有惊喜 历史上,只有在国家垄断控制方式造成严重的经济、财政困难以至危机的时候,才会迫不得已地放松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开放市场,“允许”民间经济活动。这样,靠市场的力量,通常都能渡过难关,而且会出现一段繁荣。但只要日子一好过,往往就想回过头去重新强化国家的垄断控制。——周为民 历史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就是有些本来曾经讨论过、争论过、并且已经做了澄清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重新又出现了争论,又似乎模糊了。 我们现在讨论的大数据条件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议题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需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澄清,以免对一些陈旧错误的思想观念重新产生影响。 ▌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经过上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的那场著名争论(注:米塞斯和兰格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