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原节子这位日本女演员的演艺生涯,以及她与导演小津安二郎合作的电影中的角色塑造和演艺特点。文章提到了原节子在不同电影中塑造的多样化角色,包括战争时期的受害者、乐观积极的日本女性形象以及长期忍受男性世界压力的女性形象等。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原节子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中的矛盾情绪和社会责任与个人选择的冲突。最后提到了原节子决定息影并回归真实自我的决定,以及她退休后生活的遗忘和转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原节子的演艺生涯和角色塑造
原节子是日本著名女演员,与导演小津安二郎多次合作。她的角色从战争时期的受害者到乐观积极的日本女性形象都有涉及。她的演技精湛,能够准确表达角色的矛盾情绪。
关键观点2: 原节子在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的角色特点
原节子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中扮演的角色经常面临社会责任和个人选择的冲突。这些角色往往表现出矛盾的情绪,既想要追求个人独立,又受到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影响。
关键观点3: 原节子的息影决定
原节子在43岁时选择息影并回归真实自我。她拒绝出席关于小津安二郎的纪录片和葬礼,搬到镰仓开始新的生活。这个决定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遗忘,但对她来说似乎是有理有据的。
文章预览
作者:Donald Richie 翻译:外星人 校对:Wil小溦 本文收录于随Criterion于2006年发行的《晚春》DVD,原刊于2011年4月。 原节子和她在小津安二郎电影塑造的形象总是分不开的,因此她经常被视为典型的「小津女郎」,而人们往往忽视了她的其他角色。实际上,她的演艺事业和其他女演员一样丰富多彩。 原节子生于1920年。1935年,经作为导演的姐夫熊谷久虎介绍,进入日活株式会社。但直到她参演德国与日本合拍的《新土》(1937)之后才逐渐崭露头角。在该片中,她饰演了一位心灵纯洁的日本少女,试图将自己献祭给活火山(未遂)。 《心土》(1937) 她逐渐成为日本的危机中的女性典型代表,陆续在多部战时电影中饰演可怜的受害者。直到在她参演的黑泽明的首部战后电影《我对青春无悔》中,她才展现出独立与个性,之后这几乎成了她的形象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