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商业评论
《长江商业评论》(Cheung Kong Business Review,简称CKBR)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型商业评论。我们尊崇“跨界、互联、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并以此作为价值准则,努力为新兴中产阶级提供符合当代发展趋势的内容。
今天看啥  ›  专栏  ›  首席商业评论

一场对“Made in China”影响很大的事情,正在逼近

首席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0-04 12: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欧盟新电池法对国产电池厂商的影响,以及中国电池企业如何应对欧洲市场变化。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公开电池产品的核心参数和维修回收等敏感信息,建立碳足迹平台,对中国电池出口影响最大。欧洲市场正处于策略和战略调整期,企业需适应新规则,满足技术要求以应对中国电动汽车在规模和成本上的优势与冲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欧盟新电池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新规,对电池制造商提出更高要求。

新电池法要求包含电池护照、电池回收和碳足迹等三项强制性要求,中国电池厂商可能面临优势清零的风险。虽然政策给了一定缓冲期,但短期内对厂商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关键观点2: 国产电池厂商面临多重劣势,如碳足迹数据收集不足、碳排放不达标、电池再回收链条水平未达欧盟要求等。

国内电池厂商虽然属于第一梯队,但在碳足迹数据平台存在不小劣势,企业尚未建立起自身数据集相关能力,本土化数据库平台数据少、参与企业少,若大量出口到欧洲就需要符合欧盟的新电池法相关规定。

关键观点3: 欧盟新电池法的出台背后有多重原因,包括制定规则将市场抓在自己手里、欧洲需求不足和政策反复等。

欧洲试图通过新电池法保护本土市场,制定更符合欧洲市场的电池产品规则。但欧洲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过分激进的政策可能会适得其反。此外,欧洲的优势在于可再生能源,但电力需求持续下滑可能引发可再生能源供需失衡。

关键观点4: 中国电池企业早有所准备,采取多种策略应对欧洲市场变化。

中国电池企业关注欧洲电池市场的变化和政策风向变动,通过投产海外、实施垂直整合、布局全产业链等方式应对。但直接在海外建厂并不意味着问题会更少,可能会有更多想不到的麻烦与潜在问题。


文章预览

点击 「 在看 」,锦鲤附身! 图源: 网络 黎巴嫩BP机爆炸事故后,很多朋友纷纷议论,虽然普通人大可不必担心手里的设备会发生事故,但中东等地有不少国家,特别要求中国出口的商品,生产制造全链条都在中国当地。 Made in China原先被一些人认为是廉价货的代名词,如今却是很多国家的“香饽饽”。 在世界局势不稳定的前提下,安全被提到了最高优先级。 就在大家争论BP机事件原因的时候,一场对中国制造的影响很大的事情,正在逼近。 宁德时代通过《财新》对外发声:“欧盟即将发布的新电池法配套法案,将对当地销售的电池采取严格的碳足迹限制。而按目前条件,到2028年时,从中国出口的电池有可能无法达到欧盟市场的销售标准,影响很大。” 图源: 网络 据某电池协会的专家对财新说, “这相当于欧盟市场的'入场券',没达到标准就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