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1925年,艾略特曾在《空心人》中描述过当时普遍的精神困境: “生命如此漫长,在渴望和痉挛之间,在潜能和存在之间……这就是世界结束的方式,并非轰然落幕,而是郁郁而终。” 这样的描述看起来充满了悲观色彩。然而,100年之后,“空心病”似乎在现代更为普遍了。“内耗”、“摆烂”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词,不断有人在追问:“我为什么越来越没有方向感和价值感了?” 《我的解放日志》剧照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拼命学习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拼命工作是为了拿到能满足欲望的薪水。”但是,当你不自觉地陷入到约定俗成的统一标准里,是否会在疲惫的夜里反复回想,“现在的自己是否是我原本想要的模样?” 或许,北大教授林小英的一段话戳中了你的心, “人的一生真的不能只是谋生吧?你还得干点儿别的。如果你不直接为谋生而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