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关于艺术作品和哲学理念的理解。首先介绍了《不知猫外事》这幅作品的两个理解角度,展现了其中涉及的猫的品德和心境。然后引用了《道德经》中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观点,并讨论了与之相关的人道和社会现象。最后介绍了冯唐老师的书法作品和相关的商品推广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艺术作品《不知猫外事》的解读
介绍了该作品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关于淡泊超脱的心境和简单快乐的生活,二是关于猫的品德,如自得其乐、不理世俗等。提到冯唐在展览前言中列举的猫的好品质,以及他向猫学习生活的观点。
关键观点2: 《道德经》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解读
引述了《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内容,讨论了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差异。提到老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希望有道者以有余奉天下,并且还得低调。最后通过冯唐老师的书法作品引出了对天之道面前的人之道的思考。
关键观点3: 商品推广和相关产品信息
介绍了冯唐的相关作品和商品推广信息,包括彩色版的心上诗T恤、《道德经》作品、不二堂大牛肉桂等。购买商品有机会获赠冯唐书道卡片和不二堂定制折扇。
文章预览
1.1 不知猫外事 关于这幅作品,我想至少可以有两个可以理解的角度: 第一,类似“不知门外事,长对案头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冯唐老师在第一次个展《宅》中也表达过类似的事儿,一个人宅着乐,可以乐很久,一个人乐着宅,可以宅很久。大约就是有一份淡泊、超脱的心境,享受着简单、快乐的生活。不知猫外事,只撸手边猫。撸到腾云驾雾,撸得万紫千红。 第二,《我是猫》展览中有一幅作品叫《猫有七德》:自得其乐,不理土狗,自知家门,二便择地,躺平不烦,乐于被撸,不假虎威。不止于此,冯唐老师在展览前言中,也列举了很多猫的好品质,比如“哪怕没有人、没有鱼、没有老鼠、没有蝴蝶、没有树,我也可以转着圈追着自己的尾巴开心。” 他在采访中提到: “和猫在一起,不是猫为我提供情绪价值,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