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图书馆联合学校艺术与考古学院、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档案馆,成为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藏量丰富,拥有先进的古籍科技保护技术和专业的传统修复团队。实验室团队结合相关学科,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纸质文物检测与文物材料研究。此外,古籍修复实验室也是浙江大学的教学实践基地,面向师生和校友推出劳育与文化体验活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浙江大学图书馆成为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
依托丰富的古籍资源、先进的古籍科技保护技术和专业修复团队,浙江大学顺利通过评审,入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
关键观点2: 浙江大学古籍保护底蕴深厚。
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藏量丰富,拥有善本、拓片、未拆解北朝吐鲁番文书等珍贵文物。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二。
关键观点3: 浙江大学古籍修复实验室实力硬核。
实验室拥有重要的古籍保护与科技检测设备,近年来修复了数百册古籍。除了传统修复,还结合科技进行纸质文物检测与文物材料研究,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古籍保护。
关键观点4: 浙江大学古籍修复实验室具有特色教学。
实验室不仅是修复师的工作场所,也是浙江大学的教学实践基地。相关课程的实践环节和劳育与文化体验活动都在古籍馆完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古籍保护的行列中来。
文章预览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 浙江大学图书馆联合学校艺术与考古学院、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档案馆 ,依托丰富的古籍资源、先进的古籍科技保护技术和专业的传统修复团队,顺利通过评审, 成为第二批21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 。 这是继2009年浙江大学图书馆获批成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后,浙江大学在古籍保护领域的又一项重要成绩。 0 1 底蕴深厚 古籍保护的 “ 浙大样本 ” 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藏量丰富,现有古籍及民国线装书18万册,其中善本2000余部、22000余册,另藏有拓片15000余张,未拆解北朝吐鲁番文书20件,明清契约文书23000余件。 入选国家珍贵 古籍名录175部,位居全国高校第2 。 2021年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馆开馆,新建了150平方米的古籍修复实验室,拥有光谱分析仪、纸张纤维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