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工网
中工网(www.workercn.cn)创办于2008年,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大型综合性中央新闻网站。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工网

顾客“假装探店”、商家“讨好镜头”,这尴尬怎么破?

中工网  · 公众号  · 商业 社交  · 2025-03-25 09:47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社交媒体上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因“探店”现象产生的尴尬局面。商家为了吸引客流和好评,会在消费者拍摄消费体验时提供优于平常的服务,导致消费者怀疑服务的真实性。文章提出了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包括商家专注于提升服务品质,博主分享真实体验,平台优化推荐机制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消费者和商家因“探店”现象陷入尴尬局面。

商家为了吸引客流和好评,会在消费者拍摄消费体验时提供优于平常的服务,导致消费者怀疑服务的真实性。这种现象让各方都感到困扰。

关键观点2: 商家“讨好镜头”背后的原因。

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客流和好评,会选择通过吸引探店博主和争取平台高分的方式来推广自己。如果不花心思经营“好评”、“表演”服务,就可能难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光顾。

关键观点3: 解决困境的方法。

为了让各方回归最初的简单与纯粹,商家应专注于提升服务品质,博主应分享真实体验,平台应优化推荐机制并真实记录消费者点评。同时,消费者期望的是被用心对待,即镜头之外更长久、可持续的真实与诚意。


文章预览

中工网评|顾客“假装探店”、商家“讨好镜头”,这尴尬怎么破? “这个人在拍视频,给她的冰淇淋打得好看些。”——据近日《解放日报》报道,在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分享了这样的经历:当他们拿起手机、相机走进店里记录自己的消费体验时,商家就会提供优于平常的餐品和服务。此外,在消费纠纷发生时,为了不“吃亏”,消费者也常常会架起镜头维权,倒逼商家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这些拍摄设备也被网友戏称为消费者监督商家的“执法记录仪”。 镜头成为网友口中的平民版“执法记录仪”,很大程度上是在讽刺部分“看人下菜碟”的商家,他们为了吸引客流、获得好评,讨好携带镜头的“探店”博主,对其他顾客则态度平平。应该承认, 镜头前和现实中“表里不一”的商家的确存在,“表演”出来的优质服务也很难取信于消费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