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包括其影响、结构、和声、节奏、演出时的音响效果,以及不同指挥家对该作品的诠释。特别提到了迪图瓦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演绎的《行星组曲》版本,详细介绍了其特点、录音效果及乐团背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是一部结构和声与节奏都极为完美的作品,可以震撼世界。
文章提到该作品被认为是科幻大片的灵感来源,并且特别指出音响效果丰富,添加了多种乐器如管风琴等。
关键观点2: 不同指挥家和乐团对《行星组曲》的诠释各有特色。
文章提到了首演指挥家鲍尔特版本和其他几个著名指挥家的演绎,并重点介绍了迪图瓦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的版本,该版本被广大音乐爱好者所喜爱。
关键观点3: 迪图瓦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演绎《行星组曲》的特点和背景。
文章详细描述了这一版本的特色,如迪图瓦对作品的处理明快利落,对乐团的掌握有独到手法,特别是管风琴的运用恰到好处。还介绍了录音效果的优秀以及St Eustache church的音响效果对录音的助力。
文章预览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就像是一部可以听的“科幻大片”。 这位从未接触过电影配乐的作曲家就这样以一部作品而被看作是科幻大片的“开山鼻祖” ,约翰·威廉姆斯也曾承认,他对《星球大战》配乐的创作灵感有来源于这部著作。 尽管 霍尔斯特 曾经创作过不少不同体裁的作品,例如:歌剧、管弦乐与合唱曲等,但 唯独这套组曲令他留名,不过仅此一曲,足以震撼世界! 《行星组曲》是一部结构、和声与节奏三方面都极为完美的作品。 音响性特别丰富,不仅添加了在当时很少用在乐团的低音长笛、低音双簧管,还用了管风琴,两组女生三部合唱,此外还有低音号,演出这首作品时,定音鼓有六个,要由两位鼓手来演奏等,绝对 是一首能够把音响系统催到爆的古典音乐作品。 (那你懂为什么音响发烧友都喜欢这首作品了吧?) 第一首火星是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