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社恐人在香港的生活体验,包括行走、餐饮、乘坐小巴等方面的挑战和感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香港的隐私感和边界感对于社恐人士的挑战。
文章提到香港整体注重隐私感和边界感,但实际上在行走和餐饮等方面,社恐人士会面临一些挑战。
关键观点2: 香港行走的挑战。
香港的马路窄,人行道拥挤,靠左还是靠右的习惯不同,导致行走时容易与人迎面相撞。社恐人士在与路人交往时会感到尴尬和不适。
关键观点3: 香港餐饮对社恐人士的挑战。
香港的餐饮环境中,点餐需要人工完成,许多老餐厅没有明确的菜单和规矩,给社恐人士带来挑战。此外,香港的“搭台文化”和拼桌现象也让社恐人士感到局促不安。
关键观点4: 香港小巴的文化对社恐人士的影响。
香港小巴不报站名的传统,需要乘客主动喊停,对社恐人士来说是一大挑战。他们可能会因为不确定站点而尴尬地提前或延迟下车。
关键观点5: 香港的生活体验中的积极面。
虽然香港有一些对社恐不太友好的文化,但也有许多可以探索的积极面。例如,到自然风光游玩,选择位置多、可以扫码点餐的连锁店吃饭,使用地铁和大巴等自助化的交通工具等,也可以尝试脱敏,将这些事情变成日常流程,或许就能逐渐适应并享受在香港的生活。
文章预览
去年九月,小编前来香港就读一年制硕士。一向听闻香港整体是很注重隐私感、边界感的城市,或许能让我们社恐人保留自己的空间。 然而,在入学后短短一个月之内,香港就让我这个i人 (i人:mbti人格测试里表示性格内敛的人) 狠狠尝到了苦头!!! 01 与路人“亲密接触” 刚到香港的时候,小编和妈妈想来一场经典的港风citywalk (citywalk:城市漫步,网络热词) ,比如在中环码头沿着维多利亚港漫步,或者是在充满烟火气的旺角街头品尝本地美食。 (本人拍摄) 然而现实根本没有这么浪漫! 我们在某书上学习各种港风打卡拍照点,到了实地后,发现要么在马路边,要么在一些犄角旮旯。 香港的马路本身就非常窄,楼与楼挨得非常紧密,人行道就更不用说了,许多马路几乎只能容许2个人并排走。更可怕的是,有时还会被慢悠悠拍拖的情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