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精英讲书

自剪墙角树,尽纳溪西山

精英讲书  · 公众号  · 文学  · 2025-03-28 07:59
    

主要观点总结

《山斋二首-其二》是陈与义的诗作,描述了诗人虽不像农夫那般忙碌,但自身也有繁忙的事务,包括修剪墙角树以便欣赏溪山之美。诗中展现了诗人的高情雅趣,通过简单的剪树行为联想到自身的经历和情感。诗中的关键点是人物活动和景物描写相结合,以及诗人通过联想和感慨表达的情感内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诗人通过对比自身与农夫的忙碌,展现了自己的高情雅趣。

诗中描述了诗人修剪墙角树的情景,并因这一行为而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和情感。

关键观点2: 颔联是写山斋之景,通过近处的墙角树和远处的溪西山,展现了山斋的美丽和宁静。

诗人通过容纳进溪西山的美景,表达了心境归于淡然的心态。

关键观点3: 颈联诗人表现出经历世事沧桑后的感慨。

尽管经历过天下半的行走和逃难,诗人最终仍选择在山斋中终老此生,这表达了诗人的淡定和对生活的满足。

关键观点4: 尾联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通过描绘日暮烟生岭和飞鸟归来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暮年隐居山斋的境遇和心境。


文章预览

山斋二首-其二 【宋】陈与义 虽愧荷锄叟,朝来亦不闲。 自剪墙角树,尽纳溪西山。 经行天下半,送老此窗间。 日暮烟生岭,离离飞鸟还。 前四句,既有人物活动,也有景物描写,更有作者的高情雅趣。他的生发很有趣。因为诗人在山间居住,他先把自己跟老农比较。他说,自己虽然不像荷锄的老农那么忙碌,感到有些惭愧;但是,自己早晨起来,也没闲着呀,“我”也有自己的活要干。 三四句紧跟着交代自己何以不闲。原来诗人一大早起来,嫌墙角的树,树枝太茂密,遮住了远处的溪山。于是就把这些树枝剪掉,这样就可以见到溪山了。“尽纳溪西山”,把树枝剪掉,透过墙角的空隙,可以看到远处的溪山。 本来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作者剪掉树枝,露出远山。但他就此联想发挥,先是把自己的“忙”与“荷锄叟”比较,再是把墙角的树枝剪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