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在1895到1949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各种层面的转型。 知识分子群体身处都市并接受了新式教育,也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当科举和门第嬗变为学校和文凭,以儒家文化为共同价值观的思想框架逐渐解体。 从朦胧且短暂的新文化联盟,到各种各样的主义与流派,聚散分群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构成了近代中国耀眼的知识光谱。 在“士绅社会”向“知识人社会”的近代转型中,血缘、地缘、学缘如何连结凝聚起不同的知识分子群体? 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地理版图是何种样貌? 社会文化的结构性变迁如何推进和制约了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 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许纪霖、瞿骏、宋宏、王晓渔、王儒年、唐小兵、储德天、郑志峰两代历史学者,合著了这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史——《有为有守: 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以丰富的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