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关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特别是2024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挑战。文章指出,就业市场正在变化,需求侧和供给侧均面临挑战。需求侧,互联网、教培、房地产等行业的增长“风口”转向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碳中和等新兴产业,但新兴产业的应届生吸纳能力尚待观察。供给侧,初入职场的“00后”对就业质量更加重视,对体面与稳定的工作更向往,导致求职者与雇主期望不匹配程度加深。此外,高等教育体系进入普及化阶段,学历水涨船高,而就业机会却向低技能和高技能工作“两头”聚集,造成高学历求职者处在尴尬位置。政府正在发挥托举作用,通过政策性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但仍需更根本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的“脱钩”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学生就业挑战再度凸显
2024届毕业生已大批离校,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连续上升,创今年以来新高。
关键观点2: 就业市场变化与挑战
需求侧,互联网、教培、房地产等行业的增长“风口”转向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碳中和等新兴产业;供给侧,初入职场的“00后”更重视就业质量,造成求职者与雇主期望不匹配程度加深。
关键观点3: 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的“错位”
高等教育体系进入普及化阶段,学历水涨船高,而就业机会却向低技能和高技能工作聚集,造成高学历求职者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位置。
关键观点4: 政府的托举作用与根本解决方案的需求
政府正在通过政策性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但仍需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的“脱钩”问题,在经济、产业、教育、民生等多个领域坚持“就业优先”导向。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