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种跨物种融合机器视觉技术,结合了蜜蜂的偏振感知能力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内容包括基于范德华异质结构(ReS 2 /GeSe 2 )的光控偏振测量忆阻晶体管(OCPM)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以及利用OCPM阵列进行实时导航和抗眩光模式识别的应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上海昂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二维材料单晶、薄膜等耗材、器件和光刻掩膜版定制等微纳加工服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跨物种融合机器视觉技术
结合了蜜蜂的偏振感知能力和人工智能,为实现实时导航和抗眩光识别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观点2: 基于范德华异质结构的光控偏振测量忆阻晶体管(OCPM)
制备了具有偏振敏感性的OCPM器件,实现了光学编程的非易失性状态,表现出良好的计算精度和神经形态计算能力。
关键观点3: 实时导航和抗眩光模式识别的应用
利用OCPM阵列进行实时导航,提高了模式识别的精度和效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观点4: 二维材料单晶和薄膜等耗材、器件和光刻掩膜版定制等微纳加工服务
上海昂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高质量的二维材料单晶、薄膜等耗材,以及器件和光刻掩膜版定制等微纳加工服务。
文章预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为了方便各位同学交流学习,解决讨论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些微信群,作为互助交流的平台。 加微信交流群方式: 1.添加编辑微信:13162018291; 2.告知:姓名-课题组-研究方向,由编辑审核后邀请至对应交流群(生长,物性,器件); 欢迎投稿欢迎课题组投递中文宣传稿,免费宣传成果,发布招聘广告,具体联系人:13162018291(微信同号) 【研究背景】 机器视觉系统的全球市场在2022年达到168.9亿美元,预计在2023-2030年期间将以12.3%的年增长率扩张。机器视觉在自动驾驶汽车、医疗诊断、视频处理、虹膜加密、机器人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离散计算层级,传统视觉系统在认知任务方面往往体积庞大、能耗高且处理时间长。感知、存储和计算单元彼此分离,图像数据的位置和格式(模拟/数字)需要频繁变更,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