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Pro
「36氪Pro」是36氪推出的全新品牌,旨在为优秀的创新者,提供优质内容及深度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书单来了  ·  脑子生锈了, ·  3 天前  
今天看啥  ›  专栏  ›  36氪Pro

电车事故逃生倒计时:你的车门打得开吗?

36氪Pro  · 公众号  ·  · 2025-04-12 16: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电动汽车在快速普及过程中,车企在市场份额争夺中的安全底线问题。指出锂电池的碰撞事故风险和当前国标对汽车电池包碰撞标准的要求,强调了安全锚点的重要性,特别是电子控制机制在门锁方面的作用。文章提到了电动车安全系统中的几个关键点:保护电源与线束、碰撞后车门自动弹开、主驾内侧的机械门把手等。同时指出,汽车企业在降本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差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动汽车安全问题的背景

随着智能电动车的普及,车企在市场份额争夺中面临压力,同时安全底线问题也愈发重要。锂电池的电化学特性决定了电动汽车碰撞事故的高风险性。

关键观点2: 当前国标对汽车电池包碰撞标准的要求

国标要求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要控制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但碰撞速度限制较低,实际事故后果可能更恶劣。

关键观点3: 门锁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安全设计

门锁是关键的逃生通道,其背后的电子控制机制成为重要的安全锚点。包括电源与线束保护、车门的应急开启以及最后的机械备份等安全性设计都至关重要。

关键观点4: 汽车线束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挑战

线束保护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高端合资品牌往往更注重安全选择,而国产车型还需加强。降低成本可能导致安全性能下降。

关键观点5: 企业态度和消费者关注重点

汽车企业应注重被动安全的重要性,有些国际大牌更注重安全设计。然而一些国内车企更注重价格和耐用性。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也要足够关注。


文章预览

需智能电动车快速普及,车企市场份额血拼中,来不及片刻喘息,也在分毫必争的价格战中,对于安全底线的坚守,开始摇摆,甚至不断向下试探。 文 | 徐蔡钰 编辑 | 李勤 封面来源 | IC photo 锂电池的电化学特性决定,一旦发生碰撞,电动汽车面临的有可能是全车断电、电池爆燃等高风险事故。 当前,国标对汽车电池包碰撞标准的要求是: 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要控制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 不过,该碰撞法规中,正面碰撞速度限制仅为50km/h,侧面碰撞速度仅为32km/h。 而在通常的事故中,车速往往更高,也就意味着,当事故真正发生时,后果可能更恶劣。因而留给车内人员的时间,可能比5分钟更少。 此时,是否能顺利打开车门逃生,就成了那个至关重要的“生死之门”。 为了这数以秒计的逃生时间,门锁背后的电子控制机制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