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付丽娟老师解答了一位母亲关于孩子轻度抑郁问题的咨询。孩子父亲不接受孩子的情绪问题,母亲希望得到丈夫的支持。付老师指出,父亲可能因自身成长经历和早期养育环境而无法应对此类问题,对此需要理解并接受。母亲需要放下对丈夫的期待,转而寻求其他方式支持自己和孩子,如寻找心理咨询师。同时,推荐有弥漫性联合心理课程《倾听基本功打磨营(第六期)》,帮助人们在倾听中跨越人际鸿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孩子轻度抑郁,父母双方对此的反应和态度不同。
孩子母亲希望得到父亲的支持和理解,但父亲对此无法接受。
关键观点2: 付丽娟老师对父亲的反应进行了深度解读。
认为父亲的反应源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早期养育环境以及可能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他的阴影部分。
关键观点3: 付丽娟老师建议母亲调整期待和策略。
放下对丈夫的期待,转而寻求其他方式支持自己和孩子,如寻找心理咨询师或参加相关课程。
关键观点4: 推荐的课程《倾听基本功打磨营(第六期)》的招生信息。
课程旨在帮助人们通过倾听跨越人际鸿沟,报名限制为96人,仅剩最后50个名额。
关键观点5: 情感和倾听的重要性。
强调渗透情感的倾听可以跨越人际鸿沟,鼓励通过课程学习提升倾听能力。
文章预览
编者案:本文源于往期付丽娟老师往期直播连麦,为方便用户阅读,对比往期直播内容有所增删。 提问者: 付老师你好!我就直接说问题吧,我最近有一个非常不爽的事情,最近我女儿的状态不太好,她之前被确诊为轻度抑郁。但现在的问题是,我老公对这个问题不接受,也不接纳。一旦孩子出现什么症状,我就会和我老公发生争执。这让我感到很头疼,首先,争执对孩子肯定是不好的。其次,他那种抵触的态度,真的让我很不舒服。这是我现在最大的问题。 前天晚上,孩子因为作业的事情跟我之前了解到的有些出入,我就想要问清楚。我对他说,孩子,你有什么都可以跟妈妈坦诚地沟通,不用隐瞒,妈妈不会责怪你。其实我一直在强调这一点,无论什么原因,我都能理解孩子,我只是希望他能跟我坦诚地交流。但孩子可能还是害怕我们,觉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