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人民日报

当心!远离土拨鼠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08-31 11:0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游客在高原和草原旅游时可能遇到的危险,特别是接触土拨鼠(旱獭)可能感染鼠疫的风险。文章提到,随着生态环境改善,野生动物数量增多,游客接触旱獭的机会也增多,但人们对鼠疫没有天然免疫力,接触旱獭等动物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游客在旅游时应保持与旱獭等动物距离,避免被抓伤咬伤,并避免虫子、跳蚤叮咬。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游客在高原和草原旅游时可能遇到潜藏的危险

一些游客在高原和草原游玩时,可能接触到土拨鼠(旱獭),从而面临感染鼠疫的风险。随着生态环境改善,野生动物数量增多,这一风险尤为突出。

关键观点2: 土拨鼠(旱獭)是鼠疫的主要宿主动物

旱獭身上潜藏着我国甲类传染病——鼠疫。游客在旅游时应保持与旱獭等动物距离,避免被抓伤咬伤。

关键观点3: 人们应提高对鼠疫的警惕

人们对鼠疫没有天然免疫力,接触旱獭等动物或虫子、跳蚤叮咬都可能感染鼠疫。因此,人们应提高对鼠疫的警惕,采取预防措施,如穿长袖衣服、避免虫子叮咬等。


文章预览

今年不少游客选择到广袤的高原和草原游玩,一些博主晒出自己投喂“网红土拨鼠”的照片,却对潜藏的危险不自知。 疾控专家提醒,土拨鼠也叫旱獭,是鼠疫的主要宿主动物。 去有鼠疫疫源地的省市旅游,一定要与旱獭保持距离,避免被抓伤咬伤,降低感染鼠疫风险。 图为旱獭出洞穴活动。新华社发 我国有1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其中一种是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四川的广大高原、草原和山地地区。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甘肃省地方病协会会长席进孝说, 旱獭身上潜藏着我国甲类传染病——鼠疫。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包括旱獭在内的各类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多,游客们在草原上见到和接触旱獭的机会也变多了。 人们对鼠疫没有天然免疫力,如有接触、剥食和携带鼠、旱獭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